欢迎来到首昱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首昱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 >  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展示(一)_

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展示(一)_

来源:微商网

2024-09-10 11:56:54|已浏览:31次

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展示(一)_ 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展示(一) 

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展示(一)_

编者按:由广东省文化学会、羊城晚报社、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电影家协会、广东视窗、广州图书馆、南沙图书馆、广东省文化学会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主办,广东省文化学会悦读文化专业委员会、演讲与口才专业委员会、何媒工作室协办的“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大赛”,自2024年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即日起,大赛组委会在广东省文化学会官方号陆续推出“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首期推出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斯奋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条路》,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我的“三本书主义”》两篇特稿,以飨读者。

刘斯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条路

中华读书报:您对古典文学研究颇深,曾出版了《岭南三家诗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等著作,对于古典文学的爱好始自什么?

刘斯奋:我出生于一个文化家庭,受父母的熏陶影响,从幼年起就大量诵习古典诗词,不仅背诵而且创作。十六七岁就掌握了各种诗词格律,而且能写得很像样了。例如有一首《观沼气发电有感》,是我十六岁的作品:“江湖浪迹任消磨,一旦逢春意气多。愿化明珠三万斛,直教流影乱星河。”即使在“文革”那样严酷的岁月里,我与一班密友私下仍旧坚持阅读、创作和交流。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又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注释,先后出版了《岭南三家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黄节诗选》《梁启超诗文选》《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白话诗译宋四家词选》等七八种本子。这样一种研读经历,当然还加上后来对传统典籍的全面的涉猎,使我获得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比较深入的理解,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中华读书报:能否具体谈谈您的求学情况?

刘斯奋:就我而言,主要是集中从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通过古典诗词入手,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来有诗国之称。从古至今两千多年间,由于民众的喜好,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甚至一度实行“以诗取士”,诗歌的作者之众,留下的作品数量之多,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光是成书于清代的《全唐诗》,就收入了49000多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还远不是全部。上世纪中叶成书的《全宋词》则共计辑两宋词人1300余家,词作约两万首。如果把其他朝代的都算到一起,那真是不得了。

这多如恒河沙数的诗词作品,就作者身份而言,上至帝王,下及各级官吏、文人墨客、和尚道士、市井游民,甚至青楼歌妓,各个阶层都有;而就内容而言,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地理、交通、风土人情、天灾人祸、艺术、爱情、劳动等等,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备。就表现方式而言,记事、抒情、述志、议论都有。特别是:这些诗歌作者的主体,属于当时的知识阶层。他们饱读诗书,四书五经一类的典籍,对他们来说是烂熟于胸。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思想方法、审美观念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并随时随地渗透溶化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后人通过阅读,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价值取舍。可以说,这些古典诗歌本身就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加上它是文学作品,是靠艺术形象和情感抒发来进入人的心灵的。音韵铿锵,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也更易于接受。

中华读书报:从古典诗歌入手,应当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那么另两方面呢?

刘斯奋:第二个方面是对历史的了解和把握。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也是古代诗人们的生活依托。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使我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是把古代的史籍和当代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读的。年轻时印象最深的当属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因为著者运用史论结合的写法,不仅介绍了史实,还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加入了自己的评判,显示出一种思想的高度,每每给人以意外的启发。很大程度增加了此书的趣味。当然,随着年事日长,我也读得更多,直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毫无疑问,所谓历史,是人类为了求得生存与繁殖的权利,与大自然、与人类自身进行不断斗争的百科全书式的记录,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无数的经验和智慧。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乃至从事各种工作,都是必不可少、极其宝贵的。

第三,是思想方法的确立。一个人的思想洞察力固然有天赋的因素,但后天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确立更加重要。只有掌握一种经过实践反复验证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摒除纷繁复杂的表象干扰,进行层层剖析和严密的论证,形成坚实的结论。就我个人来说,我信服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入门的引导,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曾经十分认真地钻研过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中华读书报:您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

刘斯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活动的三维空间中,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其与《周易》对于宇宙的变易认知,与中国传统的“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的唯物主张,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民众诉求是相通的。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几经求索,马克思主义最终被共产党人接受,并成功运用于中国革命,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其思想指导地位也由此确立。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对世界事物就无法透彻认识,只能流于就事论事,就现象谈现象。尽管旁征博引,看似高深莫测,却始终是钝刀子割肉,割不出血来的。相反,根据我数十年的经验,有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就能够在海量的、哪怕碎片化的阅读过程中,把有用的部分鉴别出来,提取出来,重新组合成新的认知和结论;同时也就能在十页八页之内,分辨出哪些书值得读,哪些书不值得读,不再为之浪费时间。

古典诗词、史学修养和思想方法,是我几十年来为文问学的三根支柱,如果说,还取得一些成绩的话,这三根支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读书报:您的长篇小说《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写作时是否经常从书中或者您刚才提到的“支柱”中寻找力量?

刘斯奋:在我创作长篇小说《白门柳》时,能够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力求做到为历史传真。在进行艺术创造的同时,做到从历史事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人物言行,都经过考证,有其出处和依据。尤其重要的是,它引导我致力于历史本质的进步,把揭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历程,作为小说的思想制高点。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朝代兴亡观、传统的小人君子观和被美化的传统才子佳人观的全面突破。与此同时,《白门柳》在审美方面,还凭借我对古典诗词的修养,使作品从有场景气氛的营造到文字的表达,都始终洋溢着传统文化之美,充盈着含蓄内敛,温厚沉着的中国传统审美气息。

中华读书报:能回顾一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您参与的关于陈寅恪晚年诗文论战吗?

刘斯奋:我在论战中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始终抓住主要矛盾,直指对方的要害是学术其表,政治其里;并凭借对诗词创作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陈先生晚年诗文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剖析,使对方无从辩解而最终高挂免战牌。这场论战也因此被学界认为是新时期具有标识意义的典型案例。

也是基于同样的能力,使我得以对“墓门深更阻侯门”这件纠缠百年的文化公案,做出令人信服的析证。

甚至我从事书画创作,综合的文化素养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使我的作品尽管不师古人,自成面目,但仍旧散发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被誉为当代文人画代表。

中华读书报:您和林岗出版了《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花城出版社),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对话录?

刘斯奋:今年,我与林岗先生合作出版了《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这场对话的缘起是我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从三教合流到四学融通——文化自信的一点思考》,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也引起一些关注。但仍意犹未尽。有一次与林岗谈起,觉得不妨就为这个话题做一场对谈,谈得宽一些、丰富多样一些。难得林岗当即表示有兴趣。于是就谈起来。当时疫情还未结束,开始时是面对面谈,后来改为通过电脑在线上谈。谈完一个题目再想下一个。最后把录音整理成文。我们的宗旨是:彻底打破目前通行的论文写作程式,坚持“大道至简”,要言不烦。尽量用日常口语来解说学术问题,同时抓住要点,突出新意和创见。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普通人都能看得明白。此书出版两个月后即增印,“豆瓣”评分是分。从专业人士和一般读者的反应来看达到了这一目的。

中华读书报: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位作家或学者,在世的或已故的,您想见到谁?

刘斯奋:很抱歉,我无法回答。事实上古今中外,无论是谁,只要有出色成就,能给我以陶冶、启发和帮助的,我都想见面求教。当然,古人已矣,想见也不可能,至于来者,有幸生于太平盛世,正是高才辈出之时,肯定随时随地都有握手言欢,樽酒论文的机会,不至于像当年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那样,“独怆然而涕下”的。

林岗:我的“三本书主义”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新书《漫识手记》分享会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举行。在分享会上,林岗谈及《漫识手记》一书的写作经过以及关于日常读书、写作的思考。此文作为读书随笔,以飨读者。

从散步时的“东想西想”到成书

其实我原来没想过要写一本书。1998、1999年的时候,我还在深圳大学教书,那时候每天都散步,脑子就会东想西想。我觉得有些念头挺有意思的,同时,也有些问题已经思考好久了,就产生了想法:不如写几句吧。于是散步回去之后就写一写,慢慢就成为一种习惯,持续了大概四五年。

这之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有随时记录的习惯,开始是写在纸上,后来有了电脑就敲在电脑上。写到2003、2004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脑子里的这种思索的兴趣和写作的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慢慢消退了,消退了以后心情就比较平和,就没有再写下去了。

当初写了多少也没有算,题目也都是后来加上去的。原来只有一个日期,后来我想日期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一个人在他一生当中的某一段时间想过什么,那个具体的日子跟读者的关系没有这么密切。后来考虑到出版,就加了一个题目。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处于将要不惑的年纪,但是我写的东西都是“惑”的,你说是不是不如人家?这本书写完若干年,四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真的能够体会到一点孔夫子说的“不惑”是什么意思。

从头到尾没有“创新”的想法

关于写作我有一个“三本书主义”的理念。

第一,要写一本有趣的书。所谓有趣就是说,这个书从你自己的角度看是非常有意思的,你只为有意思而写。写作者应该写一本有趣的书,就是跟生活一样,如果一生找不到什么事情是有趣的话,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特别的冤?都白活了;第二,要写一本挣钱的书。我自己发过一个宏愿,要写一本能让自己脱贫致富的书;第三,要写一本学术的书。

从我自己来说,有趣的书已经实现了,因为我自己觉得有趣;发财的书呢,我一眼望过去就是没有能发财的气象。没办法,我就是跟钱离得非常远;学术的书呢,应该说我迈出了一步,但是非常不幸,我又退回来了。我有一本薄薄的书,讨论中国的口述传统和案头传统,这本书只能说是半步,我本来还想钻研下去,希望做一本稍微庞大的书跟之前的进行对接,但是后来我不大有恒心,被别的事情牵引,兴趣转移了,就没有写下去。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就等下一轮再试试。这都是天意,不要太强求,但还是要有梦想啦。

我觉得写作者,不管你有多聪明,不管你采取哪种写法来表达,已经有很多前辈在前面了。如果是一个房间的话,所有的窗户其实都打开了,你不要想自己有多聪明,你能重新开一扇别人没有开过的窗户,早早抛开这个念头吧。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原创的年代,我们只是追随某一类前辈的脚步,只是这样而已。所以在散文写作的传统里,我觉得也是这样。因为我自己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创新”的想法。

为什么会写“恐惧”

我之所以会写“恐惧”,可能跟早年的某种恐惧有关。我出生在1957年,那么你应该知道1966年的时候我是多大岁数,这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界线,社会剧烈变化的开始。简单说就是,这个世界已经跟之前不一样了。前一天你还走进学校上学,但是过了不久,你就变成了受到排挤的异类,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种恐惧倒不是说没有东西吃,要饿死冻死,它不是这样的,它是精神世界里的某一样东西突然不存在了。

我觉得人有一种天性,这种天性促使人把这个混沌和混乱的世界变成一个有秩序的世界。因为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是不可理解的世界,而不可理解的世界是无法生存其中的,除非你像阿Q一样麻木。这种恐惧支配着你去找某一样东西,它促使我在剩下的生命里去找到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找到世界的秩序所在。为什么我会走上学术的道路,恐惧是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其实我对书不是特别有兴趣,只是我给自己头脑里的世界建立一个可理解的秩序,需要前辈帮助的时候,才会看书。

独立思考问题很重要

在人文领域,我觉得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很重要。具体地说,比如本科最后两年,研究生、博士这几年,一定要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最基础性的东西。不单单局限于专业领域,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一定会涉及更多的学科。越到后来我越觉得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其实是类似的,一定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读一些看起来和专业不大相关,或者说不直接相关的一些名著。

记得曾经有好几年,我非常疯狂地读哲学、读历史,还有语言学、生物学的东西,甚至很多神学的书,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大全》,都是读英文版,还有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我也是读的原文。

其实有的时候不用担心是不是和专业相关,好书永远值得一读,不是说本专业的书就值得读。我觉得书有两类,有一类有营养,有一类不大有营养,可能有相当多专业里的书是不大有营养的。但是有营养的书,你不会因为读了它们而阻碍你写出哪篇论文。当然,这个观点也不能强调得太过分,毕竟对于年轻的一辈来说,在专业领域里立足更加重要。我想起贾宝玉要学诗,他的私塾先生告诉他说,诗词一道不是学不得,只是发达以后再学不迟。那么,好的书“发达”以后再读也不迟。

不要自我焦虑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叛逆期,对自我看得比较重,这实际上就是帮助你建立自我的一个时期。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就是看周围啥都不顺眼。性格非常叛逆,你说走这条路吗?我偏不走,其实也没有别的理由,就是我偏不这样。

长大了以后我发现,自我这个东西可以无穷定义,我不能准确地说出它是一个什么东西,你说它是,那么它就又不是了。我后来叛逆性没那么强了,但是这个时候,反而是真正的自我形成的时候。你会慢慢地觉得,你的生活态度,你的价值观,你跟你所看到的有些东西,天然地变得不一样。

这是怎么形成的呢?关键在于,我们不要时时刻刻想到我是一个自我,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东西。自我实际上是在传统当中表达出来的,自我最终要变成个人能力,当你有个人能力的时候,不需要太反叛,实际上这个就是你的自我。

从叛逆到没那么叛逆,这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拿我刚才讲的那一套去对一个年轻人讲,因为后半截是生活经验告诉你的。它不是那种获得性的教导,只有纯理性的东西是可以传递的,如果不是纯理性的东西,那就要靠生活经验的积累。

如果所有的经验都是可以传递的,那王朝为什么有一个固定的寿命?中国这么漫长的历史,二十四史可是记满了教训啊!为什么统治者吸取不了?——因为这其中不纯粹是理性。慢慢生活,慢慢想,自我就会自然形成了。我说这个话唯一的一点意思就是——不要自我焦虑。

责编:何金德(何媒工作室)


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展示(一)

编者按:由广东省文化学会、羊城晚报社、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电影家协会、广东视窗、广州图书馆、南沙图书馆、广东省文化学会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主办,广东省文化学会悦读文化专业委员会、演讲与口才专业委员会、何媒工作室协办的“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大赛”,自2024年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即日起,大赛组委会在广东省文化学会官方号陆续推出“第三届读经典写笔记--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特辑,首期推出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斯奋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条路》,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我的“三本书主义”》两篇特稿,以飨读者。

刘斯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条路

中华读书报:您对古典文学研究颇深,曾出版了《岭南三家诗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等著作,对于古典文学的爱好始自什么?

刘斯奋:我出生于一个文化家庭,受父母的熏陶影响,从幼年起就大量诵习古典诗词,不仅背诵而且创作。十六七岁就掌握了各种诗词格律,而且能写得很像样了。例如有一首《观沼气发电有感》,是我十六岁的作品:“江湖浪迹任消磨,一旦逢春意气多。愿化明珠三万斛,直教流影乱星河。”即使在“文革”那样严酷的岁月里,我与一班密友私下仍旧坚持阅读、创作和交流。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又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注释,先后出版了《岭南三家诗选》《苏曼殊诗笺注》《黄节诗选》《梁启超诗文选》《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白话诗译宋四家词选》等七八种本子。这样一种研读经历,当然还加上后来对传统典籍的全面的涉猎,使我获得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比较深入的理解,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中华读书报:能否具体谈谈您的求学情况?

刘斯奋:就我而言,主要是集中从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通过古典诗词入手,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来有诗国之称。从古至今两千多年间,由于民众的喜好,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提倡,甚至一度实行“以诗取士”,诗歌的作者之众,留下的作品数量之多,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光是成书于清代的《全唐诗》,就收入了49000多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还远不是全部。上世纪中叶成书的《全宋词》则共计辑两宋词人1300余家,词作约两万首。如果把其他朝代的都算到一起,那真是不得了。

这多如恒河沙数的诗词作品,就作者身份而言,上至帝王,下及各级官吏、文人墨客、和尚道士、市井游民,甚至青楼歌妓,各个阶层都有;而就内容而言,举凡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地理、交通、风土人情、天灾人祸、艺术、爱情、劳动等等,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备。就表现方式而言,记事、抒情、述志、议论都有。特别是:这些诗歌作者的主体,属于当时的知识阶层。他们饱读诗书,四书五经一类的典籍,对他们来说是烂熟于胸。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思想方法、审美观念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并随时随地渗透溶化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后人通过阅读,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价值取舍。可以说,这些古典诗歌本身就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加上它是文学作品,是靠艺术形象和情感抒发来进入人的心灵的。音韵铿锵,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也更易于接受。

中华读书报:从古典诗歌入手,应当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捷径。那么另两方面呢?

刘斯奋:第二个方面是对历史的了解和把握。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主体,也是古代诗人们的生活依托。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使我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是把古代的史籍和当代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读的。年轻时印象最深的当属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因为著者运用史论结合的写法,不仅介绍了史实,还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加入了自己的评判,显示出一种思想的高度,每每给人以意外的启发。很大程度增加了此书的趣味。当然,随着年事日长,我也读得更多,直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毫无疑问,所谓历史,是人类为了求得生存与繁殖的权利,与大自然、与人类自身进行不断斗争的百科全书式的记录,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无数的经验和智慧。这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把握人生,乃至从事各种工作,都是必不可少、极其宝贵的。

第三,是思想方法的确立。一个人的思想洞察力固然有天赋的因素,但后天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确立更加重要。只有掌握一种经过实践反复验证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摒除纷繁复杂的表象干扰,进行层层剖析和严密的论证,形成坚实的结论。就我个人来说,我信服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入门的引导,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曾经十分认真地钻研过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中华读书报:您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

刘斯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在人类活动的三维空间中,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方法。其与《周易》对于宇宙的变易认知,与中国传统的“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的唯物主张,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民众诉求是相通的。近现代以来,中国人几经求索,马克思主义最终被共产党人接受,并成功运用于中国革命,就是一个绝好的证明。其思想指导地位也由此确立。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对世界事物就无法透彻认识,只能流于就事论事,就现象谈现象。尽管旁征博引,看似高深莫测,却始终是钝刀子割肉,割不出血来的。相反,根据我数十年的经验,有了正确的思想方法,就能够在海量的、哪怕碎片化的阅读过程中,把有用的部分鉴别出来,提取出来,重新组合成新的认知和结论;同时也就能在十页八页之内,分辨出哪些书值得读,哪些书不值得读,不再为之浪费时间。

古典诗词、史学修养和思想方法,是我几十年来为文问学的三根支柱,如果说,还取得一些成绩的话,这三根支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华读书报:您的长篇小说《白门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写作时是否经常从书中或者您刚才提到的“支柱”中寻找力量?

刘斯奋:在我创作长篇小说《白门柳》时,能够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力求做到为历史传真。在进行艺术创造的同时,做到从历史事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人物言行,都经过考证,有其出处和依据。尤其重要的是,它引导我致力于历史本质的进步,把揭示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历程,作为小说的思想制高点。从而实现了对传统的朝代兴亡观、传统的小人君子观和被美化的传统才子佳人观的全面突破。与此同时,《白门柳》在审美方面,还凭借我对古典诗词的修养,使作品从有场景气氛的营造到文字的表达,都始终洋溢着传统文化之美,充盈着含蓄内敛,温厚沉着的中国传统审美气息。

中华读书报:能回顾一下上世纪80年代中期您参与的关于陈寅恪晚年诗文论战吗?

刘斯奋:我在论战中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始终抓住主要矛盾,直指对方的要害是学术其表,政治其里;并凭借对诗词创作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对陈先生晚年诗文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剖析,使对方无从辩解而最终高挂免战牌。这场论战也因此被学界认为是新时期具有标识意义的典型案例。

也是基于同样的能力,使我得以对“墓门深更阻侯门”这件纠缠百年的文化公案,做出令人信服的析证。

甚至我从事书画创作,综合的文化素养也发挥了很大作用。使我的作品尽管不师古人,自成面目,但仍旧散发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被誉为当代文人画代表。

中华读书报:您和林岗出版了《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花城出版社),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对话录?

刘斯奋:今年,我与林岗先生合作出版了《走出鸦片战争阴影:文化自信对话录》。这场对话的缘起是我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从三教合流到四学融通——文化自信的一点思考》,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也引起一些关注。但仍意犹未尽。有一次与林岗谈起,觉得不妨就为这个话题做一场对谈,谈得宽一些、丰富多样一些。难得林岗当即表示有兴趣。于是就谈起来。当时疫情还未结束,开始时是面对面谈,后来改为通过电脑在线上谈。谈完一个题目再想下一个。最后把录音整理成文。我们的宗旨是:彻底打破目前通行的论文写作程式,坚持“大道至简”,要言不烦。尽量用日常口语来解说学术问题,同时抓住要点,突出新意和创见。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普通人都能看得明白。此书出版两个月后即增印,“豆瓣”评分是9.3分。从专业人士和一般读者的反应来看达到了这一目的。

中华读书报:如果有机会见到一位作家或学者,在世的或已故的,您想见到谁?

刘斯奋:很抱歉,我无法回答。事实上古今中外,无论是谁,只要有出色成就,能给我以陶冶、启发和帮助的,我都想见面求教。当然,古人已矣,想见也不可能,至于来者,有幸生于太平盛世,正是高才辈出之时,肯定随时随地都有握手言欢,樽酒论文的机会,不至于像当年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那样,“独怆然而涕下”的。

林岗:我的“三本书主义”

近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新书《漫识手记》分享会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举行。在分享会上,林岗谈及《漫识手记》一书的写作经过以及关于日常读书、写作的思考。此文作为读书随笔,以飨读者。

从散步时的“东想西想”到成书

其实我原来没想过要写一本书。1998、1999年的时候,我还在深圳大学教书,那时候每天都散步,脑子就会东想西想。我觉得有些念头挺有意思的,同时,也有些问题已经思考好久了,就产生了想法:不如写几句吧。于是散步回去之后就写一写,慢慢就成为一种习惯,持续了大概四五年。

这之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有随时记录的习惯,开始是写在纸上,后来有了电脑就敲在电脑上。写到2003、2004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脑子里的这种思索的兴趣和写作的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慢慢消退了,消退了以后心情就比较平和,就没有再写下去了。

当初写了多少也没有算,题目也都是后来加上去的。原来只有一个日期,后来我想日期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因为一个人在他一生当中的某一段时间想过什么,那个具体的日子跟读者的关系没有这么密切。后来考虑到出版,就加了一个题目。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处于将要不惑的年纪,但是我写的东西都是“惑”的,你说是不是不如人家?这本书写完若干年,四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真的能够体会到一点孔夫子说的“不惑”是什么意思。

从头到尾没有“创新”的想法

关于写作我有一个“三本书主义”的理念。

第一,要写一本有趣的书。所谓有趣就是说,这个书从你自己的角度看是非常有意思的,你只为有意思而写。写作者应该写一本有趣的书,就是跟生活一样,如果一生找不到什么事情是有趣的话,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特别的冤?都白活了;第二,要写一本挣钱的书。我自己发过一个宏愿,要写一本能让自己脱贫致富的书;第三,要写一本学术的书。

从我自己来说,有趣的书已经实现了,因为我自己觉得有趣;发财的书呢,我一眼望过去就是没有能发财的气象。没办法,我就是跟钱离得非常远;学术的书呢,应该说我迈出了一步,但是非常不幸,我又退回来了。我有一本薄薄的书,讨论中国的口述传统和案头传统,这本书只能说是半步,我本来还想钻研下去,希望做一本稍微庞大的书跟之前的进行对接,但是后来我不大有恒心,被别的事情牵引,兴趣转移了,就没有写下去。如果运气比较好的话,就等下一轮再试试。这都是天意,不要太强求,但还是要有梦想啦。

我觉得写作者,不管你有多聪明,不管你采取哪种写法来表达,已经有很多前辈在前面了。如果是一个房间的话,所有的窗户其实都打开了,你不要想自己有多聪明,你能重新开一扇别人没有开过的窗户,早早抛开这个念头吧。我们不是生在一个原创的年代,我们只是追随某一类前辈的脚步,只是这样而已。所以在散文写作的传统里,我觉得也是这样。因为我自己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创新”的想法。

为什么会写“恐惧”

我之所以会写“恐惧”,可能跟早年的某种恐惧有关。我出生在1957年,那么你应该知道1966年的时候我是多大岁数,这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界线,社会剧烈变化的开始。简单说就是,这个世界已经跟之前不一样了。前一天你还走进学校上学,但是过了不久,你就变成了受到排挤的异类,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种恐惧倒不是说没有东西吃,要饿死冻死,它不是这样的,它是精神世界里的某一样东西突然不存在了。

我觉得人有一种天性,这种天性促使人把这个混沌和混乱的世界变成一个有秩序的世界。因为一个没有秩序的世界是不可理解的世界,而不可理解的世界是无法生存其中的,除非你像阿Q一样麻木。这种恐惧支配着你去找某一样东西,它促使我在剩下的生命里去找到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找到世界的秩序所在。为什么我会走上学术的道路,恐惧是一个非常大的原因。其实我对书不是特别有兴趣,只是我给自己头脑里的世界建立一个可理解的秩序,需要前辈帮助的时候,才会看书。

独立思考问题很重要

在人文领域,我觉得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很重要。具体地说,比如本科最后两年,研究生、博士这几年,一定要想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最基础性的东西。不单单局限于专业领域,这些基础性的东西一定会涉及更多的学科。越到后来我越觉得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其实是类似的,一定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读一些看起来和专业不大相关,或者说不直接相关的一些名著。

记得曾经有好几年,我非常疯狂地读哲学、读历史,还有语言学、生物学的东西,甚至很多神学的书,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大全》,都是读英文版,还有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我也是读的原文。

其实有的时候不用担心是不是和专业相关,好书永远值得一读,不是说本专业的书就值得读。我觉得书有两类,有一类有营养,有一类不大有营养,可能有相当多专业里的书是不大有营养的。但是有营养的书,你不会因为读了它们而阻碍你写出哪篇论文。当然,这个观点也不能强调得太过分,毕竟对于年轻的一辈来说,在专业领域里立足更加重要。我想起贾宝玉要学诗,他的私塾先生告诉他说,诗词一道不是学不得,只是发达以后再学不迟。那么,好的书“发达”以后再读也不迟。

不要自我焦虑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叛逆期,对自我看得比较重,这实际上就是帮助你建立自我的一个时期。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就是看周围啥都不顺眼。性格非常叛逆,你说走这条路吗?我偏不走,其实也没有别的理由,就是我偏不这样。

长大了以后我发现,自我这个东西可以无穷定义,我不能准确地说出它是一个什么东西,你说它是,那么它就又不是了。我后来叛逆性没那么强了,但是这个时候,反而是真正的自我形成的时候。你会慢慢地觉得,你的生活态度,你的价值观,你跟你所看到的有些东西,天然地变得不一样。

这是怎么形成的呢?关键在于,我们不要时时刻刻想到我是一个自我,我是一个无可替代的东西。自我实际上是在传统当中表达出来的,自我最终要变成个人能力,当你有个人能力的时候,不需要太反叛,实际上这个就是你的自我。

从叛逆到没那么叛逆,这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拿我刚才讲的那一套去对一个年轻人讲,因为后半截是生活经验告诉你的。它不是那种获得性的教导,只有纯理性的东西是可以传递的,如果不是纯理性的东西,那就要靠生活经验的积累。

如果所有的经验都是可以传递的,那王朝为什么有一个固定的寿命?中国这么漫长的历史,二十四史可是记满了教训啊!为什么统治者吸取不了?——因为这其中不纯粹是理性。慢慢生活,慢慢想,自我就会自然形成了。我说这个话唯一的一点意思就是——不要自我焦虑。

责编:何金德(何媒工作室)

发布于:美国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