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10:02:22|已浏览:1次
如何同时“保鲜”8000吨粮食 超级“收纳盒”上大分!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如何同时“保鲜”8000吨粮食 超级“收纳盒”上大分!
这个夏天,各地港口和码头都在繁忙地进行粮食运输作业。除了粮食流通,粮食收储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苏无锡看看国家粮食储备库,看看8000吨粮食是如何管理的?
超级“收纳盒”智能管理8000吨粮食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储存的粮食常态是8000吨。8000吨粮食是怎么安全有效地管理呢?通过这个数字大屏,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 高志航:我们这8000吨粮食,分为11层来存放,其中每一吨粮食是一个托盘,在这个屏幕上它是一个方格,就是这11层总共有8000个方格,它都有独立的编号,有自己的身份档案。
无锡的常住人口是550万上下,根据每人每天的基本口粮需求,这8000吨的存储量,就可以保障无锡常住人口两周的基本口粮供应。但这些口粮并不是一下子全部投放市场,仓储粮食的“锁鲜”和“保鲜”,精准控温是关键。
成品粮低温库的低温储粮区,走进去,第一感受就是从酷暑高温很快转换为冷风习习,和外面的温度相比,降低了至少一半。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盛夏时节,走进低温库,首先感觉到温度还是相当低的。我手中拿的是一个指针式的温湿度计,到底精准的温湿度是多少?我们来看这有一个面板,上面显示的,当前库里边的温度是18摄氏度左右,湿度是在67%到68%之间。
对我们来说体感略低的温度,对这些大米来说是最适宜的,但是存放了一段时间的大米,上市后的口感会不会有变化呢?
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 高志航:在大米的储存过程中,我们保持在一个低温状态,能够保鲜,锁鲜。跟我们新的大米的口感,几乎相差无几,这是低温库最大的一个功能。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8000吨自主控温式智能立体库看不到太多的工人,整个粮仓只需要三四个人就可以轻松管理。
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粮管员 张崇彬:这个轨道是我们在库内行走四向穿梭车的一个轨道,它是可以将这一垛米送到它指定存放的货位。通过我们的“仓库管理和仓库控制系统”,只要在鼠标上轻轻一点,就完成了它的入库和出库流程。
少了人力搬运,多了“数字工具”。在粮库11层立体货架上,每一垛粮食都有一个专属编码。
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部高级工程师 高志航:我们看这里,二排27列DW01,包括轨道,包括它每个货位的地方,它都是有感应器的,靠传感器、靠数字、靠代码、靠设备去感应,通过代码上的信息来识别,通过数字来进行传输的。
快捷智慧云 粮仓实现“库区漫游”
现代化、高科技的粮仓打开方式,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在江苏张家港的沙洲中心粮库,数字化服务平台让巡查库点更快捷了。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一件小事就可以告诉你它的便捷程度,它整个粮库占地面积是将近150亩,如果靠双腿去行走,看完整个粮库可能得一个多小时,但是现在这件事简单了,交给“库区漫游”,很快就能完成这个任务。
库区漫游、在线巡库、粮情云图和虫害预警等几个板块,组成了粮食数智融合服务平台的核心功能。通过遍布粮库的高清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精准服务于每一个粮仓和每一粒粮食。比如说粮温的变化,从眼前这个绿黄红“三原色”对比图,就可以看出来。
中粮科工仓储物流事业部数智中心负责人 张刚:比如说绿色的,就是正常的;如果有高温点,它就变成黄色或者红色;如果有霉变的这种点的话,它颜色会更深,就要做紧急处理,做局部的紧急降温。
粮食是有温度、会呼吸的生命机体。对于处于盛夏时节的粮库来说,管理员不仅仅要时刻关注粮食的温湿度变化,还要时刻警惕数字大屏上,罗列的这几种“害虫”,但这些不用人费太大力气,有智能小助手来帮忙。
中粮科工仓储物流事业部数智中心负责人 张刚:通过图谱视频的智能分析去做识别,相当于是对24小时之内的虫害进行监测。
记者了解到,沙洲中心库集纳了十多项绿色储粮技术,其中,有五项与控温相关,防晒、隔热、降温各有妙招。就拿眼前这个平房仓来说,仓顶和地面以及四个墙壁六个面,都做了隔热措施。就好像给粮仓穿了一件降温服,让粮仓成为名副其实的“凉仓”。
总台央视记者 蒋树林:在这个粮仓的墙壁上我们有了新发现。这个进出口的管道,它是给粮仓的墙壁做降温服务的。它的终端是水冷壁挂装备,它们是用来降温的。
中粮科工仓储物流事业部智慧粮储部副总经理 裘骏凯:通过这个进水管,把7摄氏度到8摄氏度的水打到我们仓房里面的仓壁上,经过循环以后把仓壁上的热量带走。再通过回水管,回到这个制冷装备里面,再进行循环的降温,这一套流程,就是把我们外界的热把它隔绝掉,不让它进入这个仓房。
绿色仓储忙 保质保鲜还节粮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项调查显示,全球约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被损失掉。“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开展粮食节约行动,通过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储粮等技术,加快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粮减损。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与绿色智慧仓储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应急物资物流仓储调配保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国新建和改造升级仓容超6500万吨,粮仓绿色储粮功效和性能不断升级。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推进仓储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与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相适应的粮食收储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在确保粮食数量安全同时,保质保鲜水平进一步提升。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陈峰 张仲豪 杨滢)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10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至“十五五”国家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余永定教授做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薛暮桥大讲坛”,作主题为《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的讲座。
余永定回顾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多轮经济“冷”“热”周期,指出当前应该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扭转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形成良性循环。他分析了中国进一步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并指出,基础设施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突破点,而基础设施投资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铁公机”项目,还包括“新基建”和“公共投资”。余永定建议抓紧目前的时间窗口,既要汲取“四万亿”的经验教训,行动上又不能操之过急,“增强信心,鼓舞士气”的政策信号释放亦不可拖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2012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经历过多次波动,基本上是呈现热—冷交替的周期性波动,两三年或3-5年一变。但是从2012年到现在,GDP增速呈现出持续放缓的状态。今年能不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听任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固化的消极预期。这种预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投资行为,它会自我实现,从而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速,所以我们必须要让经济稳下来,让它得到恢复。
合理设定通胀目标
2012年3月以后我国的PPI开始负增长,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负增长。从2012年以后,我国的CPI基本上是在平均2%左右,最近几年是1%左右,甚至0左右。
在关注通货膨胀的时候,很多国家政府都是盯住一个通胀目标。如果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是2%,通货膨胀率高于2%就要采取措施抑制通胀;一旦通货膨胀率低于2%,政府就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回到2%的水平。
我国通货膨胀率最高的时候是24.5%,那个时候大家很惊慌。如果通货膨胀率跌到3%以下,大家就不关心这事了,认为这是好事情。其实从宏观层面看,这也是不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对消费者来讲可能是个好事,但对于生产者、企业来讲却不是好事。因为企业卖不出价钱,没有利润,反过来会影响收入,最后还会影响消费。
所以一般来说,国家的宏观经济治理都要有一个通胀目标,西方国家是2%,作为发展中国家,2%实际上太低。而且发展中国家容易在统计上高估通货膨胀率。例如,如果统计上是2%,实际上可能只是1%,为什么?因为统计有时候难以把质量的改善算进去。比方说,同样一个东西卖同样的价格,但是后面的东西质量提高了,虽然价格一样,实际上等于价格是下降的。
我认为,我们的通胀目标至少定在3%。长期以来政府在谈论控制通货膨胀的时候也倾向于把它定为3%,有时候定为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曾建议,发展中国家把通货膨胀率定在5%,一旦通货膨胀率高于这个数,就要采取紧缩政策。
慢变量不能解释短期经济波动
在讨论中国经济增速时,一种主流观点认为这是由基本面决定的。基本面包括什么?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规模收益递减等等。
不过,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些是慢变量,确实对经济增长有影响。但是,当我们想解释为什么今年经济增速下降时,用这个原因是解释不通的。慢变量不能解释短期的季度性的经济变化。
举一个例子,现在中国确实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应该是什么?是企业想雇工而找不到工人。现在的问题又是什么呢?是失业问题,是年轻人不好找工作,所以不能单纯用人口老龄化来解释目前的就业问题。
当然从长期来讲,慢变量会发生作用,它的作用是以一种集腋成裘的方式来产生影响。
分析经济问题要讲究“抽象层次”,不能跳跃、不能泛泛而论,不能作“假解释”。所以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是逻辑学。
不能把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混为一谈
经济学家要避免把不同层面的东西、此时的“因”和彼时的“果”混为一谈。
从宏观层面看,过去讲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宏观层面实际上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但在产业层面,比如钢产能过多,水泥产能过多,甚至汽车产能过多等,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是产业层面的问题。这两方面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如果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速度都是下降的,就说明宏观经济是处于有效需求不足状态。此时的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是等价的概念。所以在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要盯住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而不是盯住某一个特定的产业,哪怕这个产业规模比较大。而且,此时的产能过剩往往是彼时(前2-3年)投资过度而不是当期的投资过度造成的。压缩当期的有效需求无法影响已经形成的产能,只会使有效需求更为不足(或“产能过剩”更为严重)。
当初我们采取4万亿刺激政策后,很多年来不太敢采取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一是担心“产能过剩”,这又源于没有明确区分宏观层面和产业层面的“产能过剩”以及形成当期产能的前期投资和当期需求之间的时间差。二是担心中国的高杠杆率,特别是政府企业的杠杆率太高,就是借的钱太多了,认为没有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空间,特别是没有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空间。
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该使用什么指标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刚才讲了一个是通货膨胀目标,一个是经济增速目标或者就业目标。但这些年来我们考虑的东西不光是经济增速和通胀,而且要考虑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还有产能过剩的问题,所以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非常多的,多了之后就容易顾此失彼。
由于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我们本应采取扩张性的财产货币政策,但是又担心房地产价格失控,担心金融不稳定等等,所以我们坚持“不采取短期刺激、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不搞“大水漫灌”。担心是有必要的,但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它对于许多重要问题没法处理,它只是来解决宏观经济问题的,其他如股票市场价格、房地产价格等等需要用其他政策工具处理。例如,在出现通缩的情况下,政府是不能根据股票价格的变动来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对房地产也应是这样。
还有一个就是把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混为一谈。结构调整是个比较长期的问题,比如说户籍制度改革、产权保护等等,这些都是要做的。但这些东西跟执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并不互相矛盾,因为两个事情可以同时做,不能用结构改革的重要性来否定执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非经济增长会妨碍结构改革,或不进行结构改革就无法执行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
刺激经济靠消费还是投资
面对今年的经济挑战,该怎么办?两种思路——刺激消费或是刺激投资。增加消费和投资都能增加有效需求。问题是如何刺激消费。消费本身是收入的函数,是收入预期的函数,是资产的函数。如果后者表现不佳,很难让消费有比较强劲的增长。
比如说给消费者发钱,这能够起一定作用,但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减税如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额达到14775亿元。它本身就不多,再减几个百分点,对经济刺激作用也不大。再者,减税就一定增加开支吗?改善整个社保体系,也是个方法。但它需要时间,因为它非常复杂,不是想改就能改的。中国存在收入和财产差距过大的问题。通过收入和财政的适度均等化是可以增加消费的。但这不是宏观调控问题而是社会和政治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解决,但难以对增加有效需求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总而言之,我认为,用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是比较困难的。
那么如何做才能使经济增长?我认为只有基础设施投资,因为基础设施投资本身并不需要以经济增长为条件。基础设施投资本身会促进收入增长,然后促进消费的增长,形成良性循环。而对于消费来说,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哪怕政府发钱也很难实现经济增长。如果政府给百姓发钱,百姓不看好经济,就会把钱存起来,还是不起作用。所以,我觉得真正有意义或者能够在短期见效的还是基础设施投资。
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很大空间
对于基础设施投资,有学者反对的一个最重要观点是基础设施投资已经饱和,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什么叫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是那些不赚钱、甚至不应该赚钱的项目。打个比方,盖一个灯塔,所有的轮船、渔船都受益了,去哪收他们的钱?基础设施投资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不能够要求商业回报和现金流的,要看它的社会效果。
基础设施投资并不是一个狭义的范围,不只是“铁公机”。盖医院、盖养老院,这都属于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这种资金投下去,就会变成一些人的收入,它就能刺激消费刺激经济了,而且还能通过“挤入效应”进一步刺激经济其余部分的增长。所以不能把基础设施作非常狭隘的理解。
我们的基础设施投资远远不是过剩。举个例子,我家旁边的电杆子上的线,几百根线都裹在一起,我不知道以后它怎么收拾。这种状况在国内一些城市很常见。再比方说,我们的排水系统也有很大的更新需求。据权威部门计算,仅此一项国家就需要投入4万亿元以上的资金。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总量领先、人均不足。在“两重”领域,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但没有饱和而且可能依然严重不足。
持续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今年只剩下不到3个月了,虽然我坚决主张扩张性的货币财政政策,但我们的时间可能不够,匆忙上阵可能带来很多问题,要汲取4万亿的经验教训。所以节前我建议政府尽快公布一个大规模、综合性的一揽子计划。
这段时间,我特别高兴看到央行、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都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增加信心,鼓舞士气。很多事情今年来不及干,可以明年接着干,行动上不能操之过急,但政策信号的释放不能拖延。
对当前中央各部委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我觉得大方向正确了,不足之处我们是可以加以弥补的,希望政府及早出台一个不仅能够鼓舞人心而且是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具体的刺激计划,这样大家能看清我们今后要往哪个方向走,要向哪个方向努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我们抱有信心。
(本文根据余永定教授10月17日在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薛暮桥大讲坛”上的演讲摘录整理报道,内容经作者本人审定。)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