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9 11:59:19|已浏览:27次
民族设计时尚之对贵州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四印苗女性盛装上衣的研究与再设计——中国民族服装装饰研究课程 儿童品牌服装有哪些?十大儿童服装品牌。,
下面给大家讲解“民族设计时尚之对贵州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四印苗女性盛装上衣的研究与再设计——中国民族服装装饰研究课程 儿童品牌服装有哪些?十大儿童服装品牌。”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民族设计时尚之对贵州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四印苗女性盛装上衣的研究与再设计——中国民族服装装饰研究课程 儿童品牌服装有哪些?十大儿童服装品牌。,
民族设计时尚之对贵州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四印苗女性盛装上衣的研究与再设计——中国民族服装装饰研究课程 写在前面的话 中国民族服装装饰研究课程是以地域、民族分类为框架,从服饰特征、材料、工艺、色彩、纹样、配饰等方面以点带面地学习研究典型民族服饰的装饰手法、应用方式以及民族习俗、审美心理等。使学生能够将习得的民族服饰艺术精髓运用贯通于今后的研究、实践中;使学生掌握、了解民族传统服饰的一般装饰规律、文化内涵及渊源发展。从研究、继承、发展、应用优秀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学习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服饰艺术。学生将通过民族·设计·时尚三个层面的认知转化,来完成最终的创新作品。 /民族/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四个基本特征构成一个民族。课程基于对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的深入研究,从其民族的历史渊源、地域特征到文化内涵;从民族服饰的款式、穿着方式、图案纹样到工艺材质,民族服饰所承载的一切都是我们设计创新的灵感来源。 /设计/ 此课程中,设计既是学生们基于民族服饰研究的理念构想过程,也是一种行为实践。在这个设计行为的过程中融合了民族志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学生们的设计表达不单一表现为形式要素的提取, 而是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造物理念与自我认知相结合,设计出全新的服饰作品。 /时尚/ 时尚是具有创造性的、有趣的自我表达形式,时尚是时与尚的结合体。时表示时间、时下,尚则有崇尚、高品位、领先之意。在此课程中所表达的时尚不是为了修饰,而是转化为学生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基于先人、基于少数民族妇女造物智慧的一种追求真、善、美的意识。 ——贺阳 胡小妹 ——·民族·—— 贵州的“四印苗”属于苗族的麦格支系,该支系苗语自称“逮猛”。 “四印苗”服饰上带有独特的花纹图案,恰似四尊大印,因此他族称该支系为“四印苗”。“四印苗”有着苗歌、鼓舞、姊妹萧、盛装、祭祀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他们用服饰和图案区别自己的族别,记录迁徙历程与事件,诉说着四印苗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四印苗的先民是明代调北填南从江西迁徙而来,原先聚居于贵阳南明河畔和清镇市,后来一部分前往六枝,另一部分迁往晴隆县中营镇新红村。现今主要分布在贵州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寨,以及红枫湖畔猫跳河一带的清镇、乌当、白云、修文等毗邻地区均有分布。 四印苗花棍舞(图片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素材库) 四印苗盛装(图片来源:网络) 四印苗的历史主要来源于两个传说。第一个传说来源于苗族古歌,古时有一个叫“占思莽占思妹”的苗族女王,在与外族作战的过程中,因战败躲避追杀,将随身的皇帝印玺图案绣在自己的衣襟下,以图东山再起,但最终还是被杀害。为纪念女王,她的臣民们将女王留下的衣裙图案绣在苗族女性的衣服上,以示纪念。 四印苗盛装(图片来源:网络) 另一个传说来源于“四印苗古歌”。“四印苗古歌”有别于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古歌”、麻山苗族的“亚鲁王”。“四印苗古歌”以民族英雄“簪汪”为叙述核心,根据古歌传唱及翻译内容记载:四印苗的始祖“簪汪”,曾是该族的王,统管四尊大印,并且居住在京城。另一个王为了夺取簪汪的皇城,设下了计策。偷取了“簪汪”的“龙心”后,提出要与他比武。“簪汪”自知“龙心”已被骗走,力量强不过他,一方面答应过了节日比武,一方面带领族人逃出京城。“簪汪”一路长途跋涉,跨黄河、渡长江,途经开州开县、竹州竹县,最后来到威清卫(清镇)一小河旁。“簪汪”下令将四颗大印的印模,盖印在女性服饰上,随即将四大印章及携带的文书档案一并烧毁。从此,分散隐居在中寨、茶山、泡木林、龙窝等地。四印苗上衣主印在胸前,后背及两袖上各缀有一个用五色丝线挑花而成的正方形图案,恍若四尊大印,古朴迷离。 虽然两个传说版本不同,但是在传说中都提到了类似印章的图案,它们象征着家族荣誉以及地位,同时也记录着历史。如今四印苗的图案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这充分体现了苗族妇女独特的创造力。 本次测量对象正面(图片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素材库) 本次测量对象背面(图片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素材库) 传统的四印苗的服饰颜色多为深蓝色或者黑色,服装搭配主要为短服以及百褶裙,更多体现的是庄重。最大的特点是衣袖、衣身上缀有四块方形图案,犹如印章。印章的图案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承载着族群的历史:横线代表着高山,曲线代表着河流,田螺代表着田地等,表示迁徙路途的艰辛。被不少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胸前蜡染刺绣图案(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由于四印苗现今分布在贵州不同地区,因此四印苗的服装在历史传承上也出现不同。四印苗的盛装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麦格式和二塘式。麦格式上衣,衣服上带有一条绑带。二塘式上衣,衣服上没有绑带而是搭配围腰进行穿着。 麦格式上衣(图片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素材库) 二塘式上衣(图片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素材库) 此次课程学习中,笔者提取了馆藏编号为MFB008394贵州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四印苗女性盛装上衣进行研究。 实物数据测量手稿(刘思彤绘制) 正面AI款式图(高星绘制) 背面AI款式图(高星绘制) 结构上,该盛装属于四印苗服饰中的二塘式。上衣整体呈T字形结构,翻领、衣身由前衣片,后衣片,袖片组成,皆为矩形布片,平面裁剪,无省(sǎng)。前衣片短于后衣片,后衣片长至臀底高于腿窝,穿着时腰间搭配围腰及百褶裙。翻领是服装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翻折下来搭在肩上自然形成立体效果,立体造型赋予服装仪式感。这件上衣两袖通长135.5厘米,其中袖长37.5厘米,肩宽53.5厘米,前衣长33厘米,衣摆前短后长,衣领宽32厘米,高18厘米。衣服面料为蓝靛染的棉布,在袖子、前胸、后背、后下摆,皆有蜡染纹样装饰,在蜡染纹样中夹有挑花几何刺绣纹样。 测量对象图案细节(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测量对象图案细节(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测量对象图案细节(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我们根据结构图以及实际测量数据,完成了1:1白坯布样衣制作。领子的大廓形以及挺阔感与宽大的袖子呈现出极强的礼仪感。在测量与制作样衣的过程中发现,四印苗女盛装的结构非常简单,衣服是由多个矩形组合而成。袖子由一个矩形对折缝制而成,穿着时自然形成挺括感。其实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极易于制作,且衣服成品可以平铺在水平面上,好叠易保存的特点也符合我国传统民族的生活方式。此件衣服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造型却十分别致。 1:1白坯样衣(图片来源:笔者拍摄) 其中稍微复杂的部分或许就是领子的制作。领子部分是双层结构,由两个长度相等,宽度不等的长方形组成。领子的双层结构比起单层更为挺阔,也更耐磨。 领子结构示意图(高星绘制) 在这次课程中,对于四印苗以及盛装的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不禁感叹于少数民族独有的设计。他们的设计实用、美观而且有浓厚的历史意义。 ——·设计·—— 创新设计一 (设计者:刘思彤) 在对这件 “贵州六枝新窑乡牛场坝四印苗女性盛装上衣”进行1:1复制后,我在服装本来的基础结构上做了一些小变化,改变了袖长衣长。让服装更适合于日常穿着。 款式变化示意图 (刘思彤绘制) 图案上我提取了这件“四印苗”中一小块的刺绣图案,将它转化为单色的手绘图案,采用手绘的方式来表示原来的图案,想要表达一种轻松和质朴的感觉。然后将手绘好的图案进行印花,做一些放大的处理,形成较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受。从图案上传递一种民族文化的悠远、朴素、粗犷和宽博的艺术精神。图案前后,左右的整体配合也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手绘图案 (刘思彤绘制) 前片印花(左) 后片印花(右)设计 袖片印花设计 印花 成衣平铺图正面 成衣平铺图背面 创新设计二(设计者:高星) 根据所测量的四印苗女盛装,我对其进行再设计,但是依旧保持四印苗衣服的样子。不同的是服装上的图案,图案的灵感来源是贵州黔西定新苗族的挑花盛装围腰中的纹样。由于四印苗的盛装以矩形为主,因此挑选了挑花盛装围腰中一个矩形图案。如果想要将图案绘制对称,就需要先将矩形进行分割再进行绘制。 贵州黔西定新苗族桃花围腰图案(图片来源:民族服饰博物馆素材库) 图案绘制(高星绘制) ——·时尚·—— 创新设计一 (设计者:刘思彤) 本件上衣以四印苗盛装上衣为创作源头并结合现代审美标准进行设计,在面料选择上想要同图案所表达的情绪相统一,所以我选择使用了一种织造不是很细腻但柔软舒适的棉麻面料,加上较为低饱和度的粉色配合棕色图案,传达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 正面 背面及侧面 穿着效果图片 穿着效果图片 穿着效果图片 因为很喜欢这件衣服的结构,在原件比例基础上缩短了后片加长了前片与袖长。做了一件没有图案的纯灰色棉麻上衣,宽松简约。 款式变化示意图 (刘思彤绘制) 成衣正面、 侧面、 背面 创新设计二(设计者:高星) 衣服的材料选择了藏蓝色,这个颜色即可以和少数民族用蓝靛染色进行呼应,又因为衣服的样式偏宽大,藏蓝色的服装再搭配银色的纹样,更具仪式感。 穿着效果图片 穿着效果图片 穿着效果图片 这样的小练习看似简单,其实对我们的设计能力有很大的锻炼,在本次课程中,贺阳老师与小妹老师悉心指导,让我们通过对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服装实物的实际测量和分析,进行对服装结构的研究和复原。将传统少数民族服装从书本文献上过渡到实物,有机会对它们有双重的认识。 中国传统民族服装充满了智慧的结构方法和精湛的手工艺,启发着我们的设计创新灵感,这对于我们今后的设计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民族传统元素能否在我们这个时代得到继承和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使命。 指导教师:贺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