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0 12:01:28|已浏览:6次
中国金融调查研究:数字化技术提升农村金融可得性 黄亦玫生子用上了“无痛分娩”,但560万中国女人没有她幸运,
中国金融调查研究:数字化技术提升农村金融可得性
转自: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周蓉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9期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加深,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信息流动、资金流动和商品流动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社会结构、产业形态、文化观念等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村发展需要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的金融服务。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深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推进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农村用户,助力产业升级和金融知识普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意义。
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
第一,老龄化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离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有一定差距。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金融服务的客群年龄普遍较大,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存取款、结算等方面,较为单一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且服务水平长期维持基本状况,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
第二,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金融服务推进的精准程度有所欠缺。“无信用记录,无法获得贷款;没有贷款记录,无法建立信用”。这种金融市场的悖论导致农村地区信贷主体的信用信息难以被统计,从而限制了“三农”金融服务的可及性。近年来,农村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起步较晚,信用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市场风险分担机制不够完善。在现行的政策环境下,金融机构对农村居民或乡村企业能够作为抵押的资产/物品有所限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的住宅财产权、承包土地经营权造成了影响,导致其流转困难。同时,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价值容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价值波动较大,因此很难作为有效的贷款抵押品。此外,农村金融市场的担保机制也比较落后。目前,部分农村资金需求主体依靠社会关系获取信用担保,而社会关系薄弱的低收入群体难以采用该种信贷方式。
发挥数字化金融服务效能
数字化技术有利于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农村地区有大量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充分的人群,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专注于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金融保障水平,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技术手段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利用小额信贷的业务优势,为客户提供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的金融服务,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以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采用了“线上+线下”的组合模式,向农村地区延伸金融服务的重心并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利用多维数据分析能力来协助智能化风控的稳定运作,并帮助众多没有征信记录的个人建立了征信档案。拥有“经济身份证”后,用户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可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结合公共信用信息,金融机构能更好评估客户信用等级,提高服务质量,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数字化技术有助于深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广大下沉地区拥有巨大的数据信息,但分散于各个主体与区域,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并利用,逐渐将数据转化为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生产要素。同时,数字化技术能够推进金融服务精准触达农村用户。借助数字化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以大数据为驱动力,可以更好地对农村用户进行信用等级画像,降低金融机构获取客户的成本,及时且准确地了解客户融资需求。银行运用数字化技术并根据多维度的客户需求,进行智能风控综合决策,确保在风险可控的同时,提供相应的额度来帮助客户解决燃眉之急;将金融服务嵌入农户生活,在提升客户黏性的同时,借助与客户互动信息也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
数字化技术有力赋能乡村产业升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产业之间越来越趋向融合,数字经济加速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助推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数字技术不仅有助于完善乡村产业已有的运营体系、提升运营效率,还能拓宽乡村产业与电商平台、科技公司的合作范围,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及交易的时效,从而实现传统乡村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数字化技术助力乡村金融知识普及。农村用户既面临收入不足与刚性需求的困境,也面临着知识层面的认知困难。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利于知识传播,还可通过在线互动,增加农户获取所需的知识及技能,提升农村用户的金融素养。此外,金融机构能够与农村客户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为扩大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一些金融机构为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消费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等新媒体,普及金融知识,打造立体化宣传氛围,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工作;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个人提供课程学习,为农村客户金融培训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将NLP(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应用在微信公众号、App、小程序等各类渠道,接入全天候不间断服务的智能客服机器人,使农村用户在金融服务过程中不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应对方法。
数字化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
为推动农村发展,工商银行致力于构建全新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旨在为县乡村居民提供政务、财务、村务、党务、金融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此平台已覆盖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181个地级市。在云南地区,工商银行将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引入普洱茶农业产业链,以提高农业数字化自动化采集、溯源信任和智能化分析能力,进而构建起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方位溯源体系。在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区,工商银行利用卫星遥感和电子围栏等技术,增强了土地确权验证、作物产量预估和农作物生长状况动态监测等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信贷业务办理和贷后监测的效率。
为推动智慧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银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进行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例如,推出“龙头e贷”涉农供应链融资产品,解决农业交易中的信任问题,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建立“农银e管家”电商平台,为产业链上的商家们提供综合性服务,包括多渠道支付、进销存流程化管理、管家式经营分析和网络融资等。这些服务为商家们提供更便捷的电子商务环境,提升其经营效率。
建设银行于2019年11月成立了首个专门为乡村振兴服务的金融部门。该银行还创办了“裕农通”综合服务平台,推出了“裕农快贷”系列信贷产品,以及致力于乡村社交的“裕农朋友圈”、乡村消费扶贫的“裕农优品”、乡村培训的“裕农学堂”以及乡村流通的“裕农市场”,通过构建独特而有辨识度的“裕农服务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此外,东莞市农村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电子社保卡、在线代缴社保、在线分红、银农直联、资金监管、生活缴费、租金跨行代扣等多种功能,为农村集体、农村居民和社会商户提供金融服务。该平台以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和交易平台以及“东莞村财”App为基础,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畅通社保惠民惠农通道,推动社保服务窗口向农村社区延伸,是全国首创的社保惠民惠农服务应用,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居民和社会商户提供业务办理便利和金融支持,实现了“互联网+数字乡村+金融服务”的融合。
数字化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
第一,持续创新相关金融产品。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有针对性地开发涉农产品和服务,依托数字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针对农村偏远地区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易返贫群体设计推广更有针对性的普惠金融服务,量身定制与其风险承受意愿和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不断下沉金融服务、拓展应用场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普通客户提供“人无我有”的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第二,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推动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完善农村主体增信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建立健全征信体系,解决乡村小微企业、农户等征信信息不完善的难题。二是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不同经济主体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同时整合多个渠道的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和共享机制,以促进农村地区的信息、信用和信贷联动。三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统一的农村信用数据采集和评价国家标准,并加强金融部门与发展改革委、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
第三,改进信贷和风险分担机制。应借助数字化技术弥补实体机构在覆盖范围和操作层面上的不足,利用数字手段综合农村土地权属确认、土地交易、农业补贴、保险、乡村建设等与农业相关的数据,优化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提升客户辨识和信贷投放能力,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第四,改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提高偏远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率。同时,积极推动新兴支付方式如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推广适合农村农业和农民需求的移动支付和其他新型支付产品。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地方监管协调,建立起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监管指标体系。将监管科技贯穿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完善数据监管体系,探索建立“以网管网”“以数管数”的监管系统,实时动态监测数据共享、开放、流通、交易等平台运行及有关主体行为,加强数据活动的常态化监管和统计监测分析。■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事司法程序现代化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21&ZD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实习编辑 张一帆)
黄亦玫生子用上了“无痛分娩”,但560万中国女人没有她幸运
来源:39深呼吸
刘亦菲新剧《玫瑰的故事》最虐一幕,不是黄亦玫中年痛失挚爱,而是她初为人母在产房里疼得撕心裂肺。
强势婆婆不让无痛分娩,好在哥哥及时赶到,迫使丈夫方协文签下了字,玫瑰终于打上救命的无痛针。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但现实往往比电视剧里残酷很多。
七年前,陕西榆林一名26岁产妇因分娩剧痛想剖腹产,三次下跪,可丈夫婆婆不同意不肯签字。痛到崩溃的她,用尽全身力气从医院5楼跳下去。
她用自己的生命,唤起了社会对分娩痛的高度关注,换来了全国女性生育自己签字的权利。相关医疗法规进一步明确患者医疗签字自主权。
◎ 在社交平台上妈妈们留言。/ 图:网络截图
分娩疼痛,是一道横亘在女性生育面前跨不过的关卡。为了躲避顺产疼痛,剖腹产一度成为中国百万产妇的无奈选择。
随着麻醉学发展,无痛分娩技术在我国产科落地,产妇们重塑顺产的信心,也因此有了生二胎的勇气。
然而,这一项被产妇视为“人类之光”的利好技术,目前国内普及率只有约30%。这意味着近七成女性没有黄亦玫的幸运,仍承受着分娩疼痛。
01产床抓痕,妈妈们“受难”的缩影
女人生孩子到底有多疼?
在江苏一家医院的产房里,一位准妈妈随手拍下了一段产床抓痕发到社交平台上,仅10秒的视频,下方却有近20万女性留言,诉说着生产的不易。
◎ 视频中,产床扶手上面全是产妇的深深浅浅的抓痕,引发妈妈们强烈共鸣。/ 图:网络截图
其实何止20万,这些痕迹是所有妈妈“受难”的缩影。
分娩时的疼痛,来自子宫肌肉一阵一阵地收缩,疼痛从产妇的下腹部沿着腰、骶丛神经传递至脊髓,再上传至大脑的痛觉中枢。
产妇们诉说:5分钟一次的宫缩,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由于体质不同、疼痛敏感度不同、产程快慢也不同,分娩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但对许多女性来说,这是一生中最强烈的痛觉体验。
在医学疼痛指数中,分娩疼痛排在第二位,仅次于烧灼伤痛。用疼痛评分量表评价,分娩痛通常达到9—10分的重度疼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手术麻醉中心主任曹铭辉教授指出,分娩疼痛对准妈妈们可能产生耗氧增加、过度通气、血管收缩、焦虑恐惧、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性碱中毒、恶心呕吐、产后抑郁等一系列影响。
◎ 宫缩阵痛。/ 图:123rf
“而宝宝也可能面临胎盘血流灌注减少、缺血缺氧、胎儿酸血症等隐藏的风险。”曹铭辉提醒,分娩疼痛是自然分娩过程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应该重视这种痛苦。
网上有一段准爸爸们体验分娩痛的视频,模拟进行了几分钟,准爸爸们就已经吃不消了。而真实的生孩子过程,产妇要经历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小时的疼痛。
“顺产,整整疼痛了两天一夜,吃不下东西,就喝了点汤。宫缩太疼了,我手抓着床单、被子借力,身子蜷缩成虾米状。”二胎妈妈苹果告诉39深呼吸,当时需要输液,护士刚把吊针扎好,由于她宫缩疼太过用力,针头从手背上被弹了出来。
电视剧里的产妇只是叫得厉害,但在真实的产房里,疼得厉害的时候,产妇控制不住地会做出一些伤害性行为。
“我是催产的,0指到2指,开了16个小时,腰痛得像骨头被折断了,剧痛袭来同时会很想大便,手不自主想要抓住什么来帮助用力。”85后妈妈栀子说。
“护士叮嘱千万不能用力,不让我抓产床的扶手,说太用力会夹伤胎儿的头容易缺氧,叫我一定要忍着。”可腰腹实在太疼了,栀子一遍遍用头撞墙,用指甲拼命掐自己的手臂,以痛止痛……
难道生孩子的十级痛,只能靠强忍硬扛过去吗?
02打一针,像从地狱走上了天堂
无痛分娩,被认为是改变女人生育疼痛困境的首选方法。
“由于妊娠糖尿病,我是怀孕39周+6天催产的,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宫缩一阵一阵地来,越来越痛,”宫颈开到1指时,95后广州妈妈乐云已经痛得满床打滚,吃不下饭,下地要人搀扶。
乐云称,分娩痛就像平常拉肚子“憋大便”时的那种痛感值再乘以100倍,特别想用力“排出去”,但护士让她一定要“憋住”,千万不能用力。
当疼得快要死过去了,乐云央求护士给她打无痛针。经评估无禁忌证,她自己就做主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没想过也不必与家人商量。护士帮忙联系了麻醉医生,并给她做胎心监测。
“当时觉得人生最漫长、最无助的时刻,就是等麻醉医生来的过程。“乐云说,十几分钟后麻醉医生终于出现了,将一根细长的针刺入她的腰椎,再从穿刺针中间置入一根更细长的软管,把麻醉剂通过导管打进椎管内。
乐云因宫缩痛得全身发抖,护士用力按住她的身体保持稳定,配合麻醉师完成了第一剂镇痛药注射。
◎ 打了无痛后,产妇的疼痛明显缓解。/ 图:锐景视觉
短短几分钟,乐云就体验到了什么是“人类之光”。后来她对39深呼吸形容道,那一刻找到了“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真的一点都不痛了,我迷迷糊糊地睡了2个小时。”
睡醒后阵痛又来了,但没有之前的剧痛,此时宫颈开到9指,乐云正式开始生产,在助产士的指引下顺利生下一位健康的宝宝。
无痛分娩,也叫分娩镇痛,就是用各种方法帮助产妇在分娩时减轻疼痛甚至消失。乐云打的无痛针,是当代分娩镇痛的主流,叫做椎管内阻滞镇痛。
麻醉师在产妇腰椎穿刺的部位置入一根软管,导管的一端连接镇痛泵,产妇可根据疼痛程度,自己控制给药,可以持续使用至宫口开全。
◎ 麻醉医生在无痛分娩不可缺少。/ 图:锐景视觉
北京麻醉医生段怡,在多年工作中见过无数产妇的分娩痛楚。自从产科开展无痛分娩后,她从产妇口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甚至有产妇用上了“救了我的命”这样夸张的用词。
其实无痛分娩谈不上救不救命,但是,它作为一种舒适化医疗手段,给产妇带来的幸福感超乎想象。
作为广州无痛分娩的推广者,曹铭辉表示,无痛分娩除了在生理上显著减轻产妇的疼痛,降低血压和心率,减轻心脏负担之外,还可以有助于产妇保持冷静,减少焦虑和恐惧,提高分娩的信心,产房不再是”惨“房。
通过适合的麻醉浓度剂量,产妇的疼痛可以从10分降到4分,既可以让产妇耐住疼痛,又不会影响产程和宫缩。
“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享受无痛分娩。”东莞麻醉医生陈武龙在科普文章中写到:
凌晨3点的产房,一个刚出生的小孩,闭着眼睛,哇哇的哭着,哭的畅快淋漓,好像突然解放了一样。家人围着他,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产妇感激的对我说:“医生,谢谢你。你不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我疼的有多难受,每一次宫缩就像一把刀子割在我的肚子上,让我感到无尽的痛苦,好像死去活来的。自从你给我打了无痛分娩不久后,我就像从地狱走上了天堂一样舒服。”
产妇的话同样深深地慰藉着陈武龙,但就是这样一种“让产妇感到舒服的技术”在我国却没有很好的普及。
03无痛分娩使用率远低于欧美
无痛分娩技术进入中国以后,在临床上不受重视,也没有形成规范化。直到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文件鼓励试点分娩镇痛,才开启全国普及。
◎ 该文件明确,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实施应该由产妇本人自愿同意,由产妇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能实施。/ 图:国家卫健委官网
从这一年开始,先后有900多家医院设立了分娩镇痛试点基地。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试点医院的平均无痛分娩率从过去不足10%,上升到了2022年的53.2%。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无痛分娩的开展不容乐观。全国整体的普及率目前为3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80%-90%。
而且,无痛分娩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一、二线城市及省会城市开展比较普遍,在县市区范围内普及率较低。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前院长段涛对媒体表示,无痛分娩技术非常成熟,也不难掌握,在国内推广缓慢主要是传统观念阻碍。
28岁的广州孕妇Ella对深呼吸说,“万一到时疼得受不了,我准备打无痛,但不确定老人和先生的态度。因为同事之前生孩子的时候,不止是婆家跟老公,就连她妈妈都不同意打无痛,说是打了无痛对腰不好,叫她再忍忍,生了很久才把孩子生出来。”
在医生看来,最难说服的还是产妇自己。对分娩疼痛、危险性和药物镇痛的无知,偏听偏信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有人担心麻药会影响宝宝的智力,有人担心打了无痛产后会腰痛。
其实这些都是误区。大量证据表明,无痛分娩采用局部麻醉,仅作用于母体椎管内,不通过胎盘,不会影响胎儿的智力。也没有研究证明,无痛分娩与产后腰痛之间有因果关系。
另一重障碍是麻醉医生和助产士短缺。无痛分娩服务对产科和麻醉科诊疗能力要求更高,最佳模式是麻醉医生24小时进驻产房,但很少医院能做到,因为需要大量的麻醉医生,我国目前仅约9万名麻醉医师,缺口高达30万。
◎ 麻醉医生在工作。/ 图:123rf
阻碍无痛分娩推广的,还有医保政策。无痛分娩费用一般要两千元左右,部分省份尚未纳入医保,完全自费支付,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会有较大压力。
据报道,无痛分娩在广州、上海、浙江、江西、贵州、广西等地已经纳入医保。但不少城市以分娩镇痛与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打包纳入医保,反而打击了医院的积极性。
比如:广州某医院曾算过一笔账,开展一次2000元的无痛分娩,医院得倒贴1200多元,做一例就亏一例。有专家建议,分娩镇痛应该单独纳入医保。
此外,无痛分娩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出现镇痛效果未达预期的情况。有的产妇使用了无痛分娩,仍然疼痛难忍,最后不得不转去做剖宫产。
无痛分娩,革命依旧未成功。专家预计,今年我国大概有800万产妇,按照30%的普及率估算,那么有560万“准妈妈”还是没有用上无痛针,她们将在疼痛中诞下新生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疼痛高达10分,无痛分娩普及率却仅有30%?生育之苦必须忍吗?.中国经营报.2022-10-11.
[2] 七成女性仍受分娩之痛,无痛分娩是该单独入医保了.新京报.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