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首昱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首昱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 >  上海再出7条楼市新政:调整限购降低首付比例!权威解读来了 全

上海再出7条楼市新政:调整限购降低首付比例!权威解读来了 全

来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

2024-10-20 11:57:32|已浏览:10次

上海再出7条楼市新政:调整限购降低首付比例!权威解读来了 全球首个AI生成实时互动视频线下展览落地上海,“激活”典籍中的传统文化 

上海再出7条楼市新政:调整限购降低首付比例!权威解读来了

上海再度综合施策,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回应市场住房需求。9月29日晚间,由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规划资源局、市税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优化住房信贷、调整住房税收等七条政策措施。《通知》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新政距离“沪九条”出台时隔仅四个月,上海为何再次多措并举?新政策释放怎样的信号?多项调整政策又将分别惠及哪些人群?带着这些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中介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进行解读。

七条举措体现综合施策

在调整住房限购方面,《通知》明确:

一是,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购买外环外住房的,购房所需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调整为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

二是,对持《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购买住房套数方面享受沪籍居民家庭的购房待遇。

三是,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实施更加差异化的购房政策,对在临港工作、存在职住分离的群体,在执行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可在新片区增购1套住房,促进职住平衡。

在优化住房信贷方面,《通知》提出:

一是,落实国家关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政策,引导商业银行稳妥有序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附近,进一步减轻购房人房贷利息支出。

二是,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实行差异化政策区域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0%。住房公积金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相应调整。

在调整住房税收方面,《通知》提出:

一是,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5年调整为2年。

二是,按照国家工作部署,适时取消普通住房标准和非普通住房标准,更好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

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沪九条”施行4个月以来,上海房地产市场反应如何?此次为何再次出台新政策?

综合多家房地产中介机构数据,“沪九条”自5月28日起正式施行以来,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整体保持向好向上趋势,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一手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均增加,成交价格总体平稳。

以二手房为例,今年6月至8月,上海连续三个月成交套数超过1.5万套“荣枯线”,走出了“淡季不淡”的势头。总体上看,“沪九条”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作用显著,有效巩固了市场健康发展态势,楼市表现在全国持续领先,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和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同时,相关部门留意到,自“沪九条”出台以来,不少市民提出,希望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

本次新政出台,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决策部署,回应群众关切,因城施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聚焦限购、金融和财税领域

上海本次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政策措施,有哪些方面的考量?主要覆盖哪些人群?

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相关部门持续加强政策预研储备,及时充实政策储备工具箱,推动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形成叠加,促进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协同联动,放大政策的组合效应。

自“沪九条”施行以来,相关部门密切监控市场数据,同时联合相关部门深入分析研判了市场变化趋势,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市场主体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次新政聚焦限购、金融和财税三方面,体现了整体性、系统性。比如:在住房限购政策方面,立足服务安居、促进职住平衡,缩短了非沪籍居民购房缴纳社保年限。在住房信贷政策方面,最低首付比例,首套房贷已降至15%,满足合理购房贷款需求。在税收方面,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5年调整为2年。

上海师范大学房地产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光灿说,此次政策优化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考量。聚焦安居,从需求端入手,促进职住平衡,进一步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分类施策,如在需求端,立足服务安居,针对区域市场特点,差异化、分区域优化住房限购政策,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所需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在信贷端,差异化实行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精准施策,如对在临港工作、职住分离的群体,实施更加差异化的购房政策。

非沪籍调整社保缴纳年限

本次调整住房限购政策中,对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的购房条件均有所放松,相比之前政策,此次调整主要体现在哪里?

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才,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和发展动能。针对这类群体的住房需求,上海不断优化购房细则,让这类青年人才能够在沪安居乐业,打造人才“强磁场”。

因此,本次上海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针对非沪籍群体,调整社保缴纳年限。

此前的“沪九条”明确,非沪籍居民在沪购房,需在上海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满3年及以上;其中,如果是新城以及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的非沪籍人才购房,只需连续缴纳满2年及以上,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非沪籍人才购房需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

本次的调整政策,则覆盖到以上所有人群,即所有非沪籍居民家庭以及单身人士。如果购买外环外住房,需要在沪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年限,均调整为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1年及以上。

有数据显示,非沪籍人群对外环外住房的需求量较大,以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为例,自“沪九条”施行以来,购房者中超20%为非沪籍人群,这个人群中60%以上购买的是外环外的新房,所以这个政策是切中非沪籍购房者的需求的。

关注持有居住证人群

本次新政还覆盖到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人群,对于他们而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够享受新政?具体变化在哪里?

2002年,上海开始实行居住证制度。这项制度从设立之初,就是为了鼓励国内外人才来沪就业,从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本次新政针对持有居住证的在沪市民,通过在住房方面加大改善力度,让各类为上海做出贡献的人才们能够在上海安居乐业。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上海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对在上海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的持证人进行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可享受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总积分标准分值为120分。

此次上海针对居住证落实优惠和支持政策,赋予了居住证更多购房权益。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非沪籍居民家庭(非单身人士),如果积分达到120分,并且在上海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年及以上,在购买住房套数方面,将和沪籍居民家庭享受一样的购房待遇,即无孩或一孩家庭可以购买2套住房,如果是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可以购买3套住房。

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非沪籍家庭,在满足标准分值的前提下,仍存在一部分人群,需要等待最长7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居转户”(落户上海)。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现在最多可以提前4年,享受到落户上海之后的购房待遇。这项政策调整将释放这部分人群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帮助他们更早实现安居理想。

引导临港新片区职住平衡

新政对于临港新片区的限购政策也有所调整,主要覆盖哪些人群?限购条件有何变化?

上海中原地产分析师卢文曦表示,本条举措的重点在于“职住分离”,和临港新片区的改革导向密切相关,有助于更好推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工作导向。

针对在临港新片区工作,但是居住于新片区以外的人群,如果已经在上海其他区域购房,达到现有限购政策的上限,且确实居住在新片区以外,那么无论此前拥有几套住房,根据此次新政,将可以在临港新片区增购1套住房,降低通勤成本。

商业贷款首付比例继续下调

本次新政中也提到优化住房信贷政策,具体做出了哪些调整?覆盖哪些人群?政策力度有多大?

本次优化政策进一步下调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较大力度降低购房门槛和首付成本。

新政施行后,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从20%下调至15%,累计降幅5个百分点;二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从35%下调为25%,累计降幅10个百分点,差异化政策区域(临港新片区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等6个行政区全域)从30%下调至20%,累计降幅10个百分点。

下表对认购总价500万元和1000万元的商品住房进行测算。可以看出,两类购房都享受到非常明显的降首付、降成本的效应。

降低首付比例的首付款变化(万元)

适时取消普宅、非普宅标准

在税收方面,还有哪些政策可以降低居民的交易成本?

上海市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此次上海明确,将按照国家工作部署,适时取消普通住房标准政策,这和房地产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市场特征有关。挂钩在普通住房标准上的增值税和个税政策,有望迎来调整,进而实现减负效应。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税种和“买”的关系不大,但和“卖”的关系较大,即对房东降低售房成本有显著的作用。

有专家初步预计,对于出售持有年限略短的住房、出售持有超5年的原非普通住房、出售面积超144平方米的住房等,都有望获得较好的减税效应。

普宅标准退出后增值税税率的可能变动情况(结合“5改2”政策)

2021年,上海市住建委、房管局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当时政策明确,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2年提高至5年。此次调整,将个人对外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5年调整为2年,通过降低交易环节的税收成本,更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覃肄灵_NB17208


全球首个AI生成实时互动视频线下展览落地上海,“激活”典籍中的传统文化

转自:上观新闻

“第一次参加这种沉浸式的活动,感觉很新奇!能把AI技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光影这些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来自阿根廷的吴飞得连连称赞。

2024上海国际光影节“静安光影奇妙夜”系列活动《千年之约·入画屏》数字光影展,以“AI换脸入画”体验,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探索。线下展览虽已落幕,线上“换脸”仍在火热进行。记者了解到,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商业创新中心策划,携手上海图书馆推出的这一全球首个大型AI装置展览,后续有望移师上图继续与读者共赴“千年之约”。

《千年之约·入画屏》历经半年打造,深度挖掘宋朝生活风貌与民俗特色,依托SMG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的尖端技术,以超高清和AI技术还原宋画场景。展览突破性地采用4K超高清视频技术,结合数字艺术家的精妙笔触,对宋徽宗《听琴图》等传世名画进行二次创作。创作团队首先从碑帖、宋画中提炼背景元素,按比例复原宋代妆容、服饰及民俗场景,并通过特效演员的情景实拍和数字图像的精准拟合,借助超高清4K分辨率,将古画中记录的一千多年前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千年之约·入画屏》数字光影展

值得一提的是,AI换脸技术的运用,让每位参观者都能成为画中人。在SMG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体融合创新工作室的支持下,此次展览实现AI即时互动的突破,成为全球首个将实时互动视频生成技术应用于线下展览的案例。由SMG人工智能专家顾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倪冰冰领衔的技术团队,采用AI面部特征编辑、生成与驱动技术,通过高精度摄像头捕捉观众静态面部特征,并采用人脸编辑和生成技术,将这些特征融入古画中随机选取的人物形象,最后借助表情驱动技术,模拟出栩栩如生的面部动作。

外国友人体验AI换脸,“走入”画中。

与20多位外国友人一起参观展览的传统文化推广者徐悦尔表示,“千年之约”促成“古今中外”在一个空间的相交和融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小伙伴都被中国传统美学深深震撼和感动,这是一条个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独特的情感纽带。”

变身“画中人”

“千年之约”项目技术负责人、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元宇宙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陈炫宏介绍,展览应用的算法模型是目前业界最成熟的换脸算法之一,基于simswap++/simswap技术,以实时性、保真效果出众及人脸身份一致性高度稳定为特点,契合了消费级市场对高效时效性的需求,这是用户能在短短几十秒甚至十几秒实现入画穿越的核心技术保障。未来,这一系统还将实现多模态的用户输入交互,以声光电、屏显等多模态输出方式,提供沉浸式中华文化体验的更多进入路径。

作为联合出品方,上海图书馆为展览提供文化支持与资料保障,图书馆员们深入挖掘宋朝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与民俗特色,与展览团队共同打造这场文化盛宴,通过引入现场语音导览系统、复原宋朝韵味的香氛设计和体验空间的精心布置,全方位调动观众的感官体验,使展览“可观、可感、可触”。

展览“可观、可感、可触”

上海两大文化传媒机构的携手,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艺术与科技的桥梁。“这场展览不仅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创新打造沉浸式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场的尝试,也是从为播出服务向为传播服务,在智能化、超清化方向推进媒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SMG商业创新中心总经理潘伟表示,展览沉浸式展现现代科技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场景化的创新方式让典籍中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未来我们会继续探索将超高清与AI技术应用于更多文化场景,充分发挥媒体在城市美好建设和流量创造中的价值,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