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首昱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首昱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 >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搭建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 杜德斌 李湛 姚凯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搭建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 杜德斌 李湛 姚凯

来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

2024-10-10 11:53:56|已浏览:11次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搭建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 杜德斌 李湛 姚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搭建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

转自:光明网

【世界教育之窗】

作者:苑大勇 徐墨(分别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秘书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秘书处副秘书长)

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非合作在多方面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合作成为中非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等教育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成为当前中非合作的必然要求,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中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入发展,现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主体的合作格局,共同致力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研能力、促进人文交流的多重目标。推进中非高等教育合作深入开展,在创新发展进程中实现共赢,成为当前中非合作的战略选择。

高等教育合作成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关键力量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非高等教育合作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交流互动,更成为价值观与文明深度对话的桥梁。面对全球治理体系的重塑和国际秩序的变革,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应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的先行者。推进高等教育合作,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也是供给高端人才、传播中非文化、加强教育外交、实现政策对接等的主角,更是保障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的民意基础。

中非大学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非双方的大学以联盟形式协同发展,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推进合作,支持建设中非人才培养和师生沟通的交流平台,以及会聚双方专家学者的学术平台,并将启动中非数字合作平台。中非高校将紧密联通,构建广泛而强大的关系网络,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让中非友谊在高等教育合作中得到传承与发扬。为落实约翰内斯堡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提出的《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重大倡议,今年5月,“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平等友好、互惠互助的方式结成对子,在各自优势学科领域进行广泛、有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这一计划将更加充分调动中非双方高校积极性,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推进中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以高校集群式合作打造中非教育品牌矩阵

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深度融合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作为中非高等教育领域合作的重要起点项目,通过学历学位互认、科研联合、教师培训、师生互访、课程研发、研究生教育等多维度合作,奠定了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坚实基础。随着时代发展,《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提出了“九项工程”,涵盖卫生健康、减贫惠农、贸易促进、投资驱动、数字创新、绿色发展、能力建设、人文交流与和平安全等关键领域。在此基础上,“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进一步聚焦于数字教育、卫生健康、农业发展、贸易投资、矿业资源、互联互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语言文化与文明互鉴、国家社会治理、媒体传播与国家形象等十个领域,反映出中非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构成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

中非高校开展集群式合作,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点线面结合的灵活多元的合作模式。集群式合作不仅促进了课程共同开设、科研成果联合发表、学术会议合作举办,还加强了人员交流互访,推动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践与创新。在这一过程中,诸如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语言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全球记者沙龙——非洲专项”等品牌项目不断涌现,并初步形成品牌矩阵,为双方高校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推进高校“软联通”整合合作资源

当下,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推动世界格局演变、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尽管中非高等教育合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双方高校间的联合仍显松散,合作资源的整合尚未达到预期效果。高校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需要进一步强化其“软联通”的职能作用,即通过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中非高校应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实质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数字教育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中非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为双方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支持。同时,采取多渠道宣传策略,利用政府平台、主流媒体、社交媒体、高校官网等,进一步提升中非教育合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成果与愿景。以多样化方式讲述真实的中非故事,增强公众的认知与参与,加深中非人民之间的情感联系。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5日 14版)

[ 责编:丁玉冰 ]


杜德斌 李湛 姚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转自:上观新闻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又结合新阶段新形势进行了创新发展,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了方向。

如何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之间的关系?如何走出一条从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中国式现代化强国之路?上海如何更好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三位学者聚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

嘉 宾:

杜德斌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作为经济社会大系统中互为依存的三个核心变量,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动力,人才是主体,三者都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只有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因此,这一改革举措不仅是对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功实践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

李 湛

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上海还需落实几项关键举措。一是协同推进“五个中心”发展,以科创中心为引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二是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周边省市的创新协同,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平台,推进共建共享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共同体。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生活环境。

姚 凯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要针对性地破除制约人才和科技创新要素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教育方面,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科技创新方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人才发展方面,深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等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主持人:

于 颖《文汇报》记者

主持人: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强盛之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是继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后,又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口,如何深刻领会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内涵,及其对于健全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推进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杜德斌: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要素。科技创新的繁荣,人才是核心驱动力;人才的培养,则深深植根于教育的沃土之中。这三者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所谓“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正是将教育、科技、人才这三个紧密相连的领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系统性改革与创新。这一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打破原有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壁垒和分割,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以形成更为强大的创新合力,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对于推进强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经济社会大系统中互为依存的三个核心变量,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动力,人才是主体,三者都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只有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因此,这一改革举措不仅是对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成功实践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

李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高水平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教育和人才的发展,不断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人才是连接教育和科技的关键要素,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效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仅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量的增长,更注重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的增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化了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规律性认识,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战略地位。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力量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姚凯:首先,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体制机制改革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这种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改革思路,旨在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壁垒,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其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通过统筹推进三方力量,将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显著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精准地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再次,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此过程中,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政府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市场将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组合;社会各方将积极参与,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这种体制优势将确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最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提升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根本方法,也是提升我国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关键步骤,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全球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强度和韧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主持人: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在更高层面上深化改革以及更广领域上突破限制作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如何进一步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协同聚力,提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贡献水平?

杜德斌: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改革协同聚力,要坚持改革的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直面当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中面临的基本问题,围绕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匹配教育链,加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加快培养世界级战略科学家,造就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团队。要针对各类人才的突出关切,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

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以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基础保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高质量发展基础教育,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持续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造就宏大而丰富的优质人才资源。

李湛:“三位一体”是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三者就像紧紧耦合在一起的齿轮,彼此带动,又相互传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如下三个路径。

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先导。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在高等教育阶段,要以新兴产业、战略产业为落脚点,培养应用型或研究型人才为核心,以改革高等院校人才评价体系为抓手壮大各领域拔尖人才。

以“三位一体”机制为保障。首先,完善“三位一体”机制中的教育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评价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优化、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其次,在“三位一体”机制下深化央地协同、使命协同、组织协同功能;最后,做好“三位一体”机制与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等其他机制的有效联动。

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为助力。加强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学、科研、科技交流的开放创新生态。善于扬弃国际先进教学理念、用好国际交流、用活各类人才,深度整合国际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在开放共生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姚凯:首先,强化顶层设计,建立“三位一体”多层次耦合机制。在国家层面,应制定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长远战略规划。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手段,激励和支持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协同发展。

其次,多方共同发力,共促教育、科技、人才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一方面,在教育、科技、人才部门之间建立常态化的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工作配合,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另一方面,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育科技人才创新平台,通过高能级的平台载体和高水平的人才发展空间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最后,针对性地破除制约人才和科技创新要素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教育方面,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科技创新方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人才发展方面,深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等壁垒,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主持人: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提出,“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今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在“建框架”到“强功能”的跃升中,上海以科技创新引领高水平“五个中心”建设取得了怎样瞩目的成就?对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要求,上海如何加强统筹联动、激发创新活力,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注入磅礴动力?

杜德斌:经过多年努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资源集聚力、创新策源力、原创供给力、环境吸引力、资源配置力和改革突破力持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世界科技创新集群第5位。在2023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论坛上发布的“双百强”报告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中国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中,上海综合实力保持全球科创中心第一方阵,位列全球第10、全国第2,在产业变革驱动维度,上海位居全国第一。

加速“全链条”全过程创新,切实推动科创中心建设由“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一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聚焦国家战略、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优势,力争取得一批重大科学和技术突破。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投入保障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二要大力培育标志性创新“引擎”企业。坚持立足本土,强化内生,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引擎”企业,支持本土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三要打造一批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如,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等科研主体现有的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等资源,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组建新的规模较大的联合协同攻关科研机构等。四要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大力培养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基础型、战略性的“帅才”,以及实干型、创造性的“将才”。五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从参与创新到主导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探索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协同解决人类社会共同的重大科学难题。

李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二是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形成规模。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超过600家,覆盖38万多科技类创业者。三是全球影响力显著增强。张江科学城的加速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带的形成,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的高地。上海还通过举办世界顶级科技盛会等,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影响力,增强了全球科技话语权。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上海还需落实几项关键举措。一是协同推进“五个中心”发展,以科创中心为引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二是进一步加强上海与周边省市的创新协同,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创新合作平台,推进共建共享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共同体。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创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打造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生活环境,吸引全球顶尖科技人才来沪发展。与此同时,还应通过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加大对本土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姚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年来,在科技创新实力、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承担了重要的战略任务,发挥了重要的战略功能。下一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

首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基础研究新型平台建设,聚焦高价值、高风险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长周期研究。同时,共建联合研发平台,推进世界级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其次,深化教育改革,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实施更加开放和灵活的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来沪创新创业。深化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着力解决教学滞后于经济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和满足未来经济产业转型的岗位需求。

再次,营造一流的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围绕人才成长全周期建立长期性的科研项目支持和保障,为人才创造富有挑战和创新机遇、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发展环境。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在子女教育、落户、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需求,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推动服务高效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最后,加强区域协同,发挥“头雁”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包括科研设施、数据资源、科技成果等,促进长三角区域内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积极探索与国际创新要素接轨,支撑人才要素在区域与国别间的高效循环,以人才的国际循环带动更加广泛的资源要素国际交流。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