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首昱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首昱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 >  混果汁的“i人情蔬”海报,文案极度治愈 内部群竟被广告号侵占

混果汁的“i人情蔬”海报,文案极度治愈 内部群竟被广告号侵占

来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

2024-10-09 09:20:16|已浏览:8次

混果汁的“i人情蔬”海报,文案极度治愈 内部群竟被广告号侵占?社群防骚扰极限大招 

混果汁的“i人情蔬”海报,文案极度治愈

随着MBTI人格测试风靡全球,不少公司将该测试纳入了笔试环节,以筛选出性格符合该岗位的人员。如今的年轻人结交新朋友互聊时,也很喜欢问上一嘴:“你的MBTI是什么?”

i人和e人之分,似乎可以让人更快地融入具有相同特质的群体,这种标签更是成为年轻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近来被许多品牌用于面向年轻消费者的营销玩法中。

图源:小红书网友

苏秦有注意到,从去年开始,「混果汁HUNJUICE」的小红书官方账号就开始更新一系列「i人情蔬」海报,并且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围观与讨论。

这个创意旨在以不同的蔬菜水果为灵感,将食物美学和生活情感相结合,产出兼具果蔬自身特色和生活情感哲理的内容。

图源:小红书截图

今年六月,混果汁的公众号发文表示:

“在过去的小半年里,混果汁播种下的情蔬已经悄然发芽,无限蔓延在许多个需要抚慰的间隙。果实与人,都是自然的礼物,共同吸收着光生长。我们用果蔬汁连接人与自然,探究每颗果实的故事,也窥见人类包裹着的真心。”

是啊,现实中不会说话的果蔬,与不善表达的i人真的很像,但未曾表达并不代表没有真心。

洞察到这一点的混果汁,将目光聚焦在i人特质上,并提炼出“如果食物会说话,它们会想表达什么”的创意点子。品牌巧妙地让果蔬开口,替i人们喊出那些埋藏在心里的话,输出一些关于自己、关于他人亦或是关于爱自己的文案,十分温暖治愈。

1、姜黄

作为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姜黄以其独特的色彩和药用功效而备受瞩目。鲜艳的黄色外观使其成为葱郁田野中极为吸睛的存在,既可用于烹饪美食又可与各类草药搭配使用。

有些东西看似苦辣,却能温暖人心。

晒过太阳

熟悉的安全感

治愈无数小时刻

暖暖的

不仅是左心房

那是将爱的讯号

每个缝隙

都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有些生命里的小褶皱

看似苦辣

却让我们更强大

淋过雨的人

时刻自我疗愈

将心比心

总想给他人撑伞

2、杨梅

盛夏的杨梅已然红透,像一团炽烈燃烧的火焰。从白色的杨梅花到红色的杨梅汁,这又是经历了怎样一个生命的轮回呢?

谁能从这红色的密语中

读懂生命轮回

每一个夏日的结束

都是对未来的期待

在烈日和阴影的编织中

我找到你的味道

藏在每一个

燥热的午后

你的色彩

燃烧在我的眼里

如同生命中

最后一次

热烈的表白

3、黄皮

在“白幼瘦”审美占据主流的当下,黄皮似乎成为难以启齿的存在。但这也是美的,是一种独特的美,个中滋味只有靠近了才能细细品尝出来。

喜欢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

甜蜜 局促 想靠近

还有溶解在果肉里的一点酸

只有牙齿知道

企图从黄色的壳子

逃离成为一个

被人喜欢的冷白皮

「黄皮的组成」

在散落的小岛里

我看见了许多只

自然的眼睛

堆满夏天的倒影

4、水蜜桃

爱的内核是什么?是违背生物本能,是一半的冲动,是一半的真理,也是夏日午后闻到的那股清香水蜜桃气息。

「空心桃」

一半是冲动一半是真理

我拿着心脏切片

尝试拼凑出爱的内核

脸上长了

好多毛毛

在你觉得痒时

我会钻进

呵欠里发芽

正午我把桃子采摘

听见一篮子夏天

融化成汁液的声响

5、荔枝

光滑无暇的果肉与起伏不平的外皮,组成了荔枝。

温馨提示: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请遵循适量原则噢~

我是火山喷发时

溅落的砂砾

在无人时

偷偷爬进你的喉咙

看它冒烟发脾气

有人爱我的洁白果肉

惊叹它光滑无暇

可我更爱我身上

起伏不平的沟壑

胜过热带雨林的万千斑斓

6、杏子

拨动春天时针的杏子,在这个夏日隐隐约约透露着“杏福”的味道呢。

等待一种腐烂

把我变软变皱

变成春天里

向前走的时针

把阳光缝在身上

变成黄色外衣

也变成一口蜂蜜

「杏福」是爱人的修辞

只等你伸出掌心

把我翻看

7、青提

咬一口Q弹的青提,夏天仿佛就在嘴里炸开了,这种甜蜜带着无数个日夜的欣喜。

爱是当你把我拾起时

嗅到的泥土气息

带着晴天的欣喜

每一粒对你的思念

累积大过整个宇宙

相加的总和

八月我走向你

穿过雨季

装满易碎的甜蜜

8、橘子

经过无数个晴天洗礼的橘子,喝饱了朝阳与夕阳,变得十分甘甜可口。切开来一看,可不就像一片又一片的太阳么?

和晴天打赌

结果输掉好多片太阳

「唯一」橘子

不是唯一的水果

但我是独一无二的「我自己」

喝饱了夕阳

就跳进橘子海漂流

每一瓣都是

蓄势待发的水花

此外还有石榴、柿子、胡萝卜、红菜头、羽衣甘蓝等多种果蔬的心声,搭配设计得恰到好处的海报画面,让人不得不感叹混果汁的审美。

作为创意果汁品牌,混果汁坚持“果汁混万物”的理念,旨在通过探索自然能量,建立人与自然的连接,让健康好喝的创意果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i人情蔬”系列正是应品牌理念而生,将果蔬与i人联系在一起,唤起人们对爱的感知力,从而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独特深刻的印象。

作者 | 苏秦


内部群竟被广告号侵占?社群防骚扰极限大招

这一幕不禁令人苦笑。不是这3个人太重要又太难转化。而是这些广告账号已经入侵很多很多的社群,他们似乎并不关心特定社群的成员构成或其潜在价值。而更看重总体效应,并监控后台的总体数据表现。

实际上,社群中充斥的常见广告与骚扰信息——包括虚假求助、仿冒品牌广告、低价商品推销,乃至有色信息——已逐渐变得司空见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容忍这些行为。

在见实社群中关于“如何应对社群骚扰”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并且随着骚扰手段的不断演变,大家也在持续改进防护方式。本文第二部分就总结了四种主流应对社群骚扰的手段,供大家参考。

然而,企业运营者的所有应对多是后置行为,大家无法预知这些骚扰者的具体动作,能做的更多是弥补。和见实年初的那篇讨论防骚扰的文章提到的类似,大家仍然需要平台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平台在“前置动作”方面有更多的掌控权。

01

骚扰到底有多离谱?

广告号是如何进入到企业内部测试群呢?行锋和他的团队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广告号主要是通过LBS入口进入。

这些社群原本是为了给客户提供反馈产品体验所建立,群码一般被放置在宣讲PPT的最后一页,按理说,这个入口的知晓度应该很低,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还是设法找到了。

实际上,行锋及其团队服务的客户群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门店数量跨度从十几家到超过五百家,相应的社群规模也从数十个到上千个不等。社群骚扰的影响相对他们来说还在可控范围内。

而对于那些拥有更大规模社群的企业来说,骚扰信息的冲击和影响则会更加强烈。例如,Eno所在的一家出行便利企业,拥有近3万家门店,管理着超过7万个社群,私域用户在650万左右。

Eno和团队所面临的骚扰和广告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直接发布广告、进行引流,以及更为严重的诈骗行为。诸如水滴筹、霸王餐、某某商城的特惠商品等,都有可能是诈骗的幌子;此外,还有非法销售假药、虚假招聘兼职信息,以及有色网站的引流广告。

Eno注意到,除了这些普遍存在的广告和骚扰之外,还有大量与其行业紧密相连的特定广告。例如,他们会针对性地在社群中发布关于司机的信息,如提供“不堵车的路线图”或“更近的行驶路线”等,这些内容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Eno还总结,以往这些广告账号多是未经认证的企业微信账号,被业内称为"三无企业号"。它们常常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大规模潜入群聊,进行信息刷屏,单个账号可能同时存在于数百甚至数千个社群中。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企业账号,许多个人微信账号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发送的信息种类繁多,且不再局限于夜间,白天也成了他们活动的时段。

更甚的是,这些个人微信账号有时会提前一周潜伏入群,在最初的一周里不发一言,而后突然开始大量发布广告,隐蔽在普通用户之中,难以被迅速识别。

以上这些行为无疑对社群的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首先,社群面临着信息轰炸的问题。以水滴筹这类筹款广告为例,虽然确实存在愿意捐款的用户,但广告的过度泛滥却可能导致企业潜在的顾客流失。

Eno认为,他们社群中高比例的用户流失与这种频繁的广告推广有很大关联。例如,仅单个社群内2月到8月内已经有51条轻松筹相关的广告。

其次,诈骗行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群的信任基础。例如,一些看似实惠的牛奶促销——“99元六箱牛奶”——这样的价格确实很吸引人。这些广告通常配备有详尽的文字描述、链接和图片,表面上看颇具说服力。

此外,频繁受到骚扰的社群有时还会遭到用户的举报,甚至面临平台的封禁。虽然可以申请解封,但这个过程并非总是顺利,有时由于未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错失解封的最佳时机。

针对社群防骚扰的议题,Eno和团队已经开展过多次专门的讨论,涵盖了内部探讨、技术研讨以及与平台的沟通。他们从技术、运营、工具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遏制。

02

四种应对社群骚扰的手段

见实的社群同样面临着广告和骚扰的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我们不得不解散某些社群。对日常运营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

后来,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开始要求新成员按照统一格式设置群昵称。首先是“自动欢迎语”中包含了这一提醒,同时配合手动提醒跟进,如果用户仍未作出更改,我们会将其移出群聊。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它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对于管理着庞大社群数量的企业来说并不现实。以Eno所在的企业为例,仅有2人的总部团队要监管7万社群,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那么,Eno和行锋所在的团队各自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

第一种方式,控制社群入口。基于LBS定位码,用户可以通过单一码加入各地的群组。为此,Eno和团队曾尝试限制来自同一IP地址账号短时间内访问频率,但因为用户可以通过更换网络或IP地址来规避限制,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

在群码管理方面,Eno和团队也尝试根据用户的入群数量来加以限制。例如,一旦用户加入超过5个群,就不再向其展示新的群码。然而,如果用户已经保存了多个群的现有码,这种限制措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行锋则建议,运营中应尽量减少LBS群活码在小程序、开放平台等公开渠道的曝光。如果确实需要利用LBS功能,可以先引导用户添加好友,然后再推荐他们加入特定门店的群组。

行锋还提到,可以利用某些工具来加强限制。例如,可以在用户添加了一个企业账号为好友后,限制其继续添加其他账号,避免用户同时成为企业多个账号的好友。

另外,可以通过设置LBS活码的功能,规定每个用户每天只能通过LBS渠道加入一个门店群,从而进一步限制用户的入群行为。如果用户试图在同一天内加入另一个门店群,系统将予以拒绝。

第二种方式,从拉新链路入手。目前,Eno所在企业的考核机制主要侧重于群成员数量,这导致了直接入群的简便性,也无意中为广告号开了方便。Eno透露,他们计划对用户拉新流程进行调整,后续采取先添加好友再邀请入群的方式,并定期更新入群链接。

而仅仅将用户引入群聊意味着放弃了通过朋友圈和1V1沟通的机会。因此,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先建立好友关系再进行社群引入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操作。当然,在着手建社群之前,必须根据行业的特性和需求,考虑清楚是先加好友还是入群。

第三种方式,平台防骚扰功能的使用。这个功能被大多数运营者启用,但其挑战在于需要群主亲自操作,当面对数以万计的门店和员工时,执行和监督的任务变得极其艰巨。

此外,该功能的还有一个局限性——它主要依赖于预设的关键词进行过滤,一旦对方稍作调整,防骚扰措施可能就会失效。如果这些规则被对方了解并加以利用,那么防骚扰功能实际上就失去了作用。

据行锋介绍,由于社群数量相对较少,他们通过使用防骚扰功能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为了对抗不断变化的话术和文案,他们不断地更新防骚扰词库,并对发送不当内容的用户采取相应措施。为了避免误伤用户,他们在将用户移出群聊后会自动发送一条信息。

例如,“您可能因发送疑似广告内容而被暂时移出群聊。如果这是一个误会,我们深表歉意,并请您与我们联系。”

此外,他们通常在群公告中明确规则,并提示如果有人被错误移除或有紧急问题需要帮助,可以联系客服解决。

第四种方法,采用会话存档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通过监控关键词的触发情况,系统可以自动将违规用户移出群聊。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尽管大家有过诸多尝试,但社群骚扰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并且非常一致的把目光投向了平台。

03

更多寄希望于平台

见实团队曾频繁收到企业反馈,期望平台在社群风控方面进行更为精细的优化。他们认为平台一个小功能的更新甚至可以阻挡绝大部分骚扰。

因此,我们对其中代表性的建议进行了整理,主要可分为两类:预防性防御功能和事后防控功能。

在提前防御策略方面,我们归纳了5项相关建议:

应禁止未进行实名验证或未获认证的企业加入任何客户群,以此确保群成员的身份真实性。

对单一账号加入群组的数量进行限制。目前平台已经对添加好友和创建群组的数量设定了上限。

引入“群禁言”功能,预防骚扰和广告的出现。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也鼓励顾客通过私信而非群聊来解决问题。

当用户发送的消息包含预设的防骚扰关键词时,系统自动拦截并提示发送失败。据了解,企业微信已在员工群中实施了此项功能。

群欢迎语应设计为仅对新加入的成员可见,而群内老成员则不显示,这一措施虽与广告无直接关联,但同样旨在减少对用户的不必要干扰。

在事后防控措施方面,我们归纳了3项相关建议:

赋予超级管理员权力,使其能够统一实施防骚扰规则。这不仅包括配置权限,还应能够监控每位员工或每个群组是否已经启用了这些规则。

增设针对企业级别的拉黑功能。目前平台支持对单个员工进行拉黑操作,若能通过一名员工的行为判断其所属企业存在问题,那么扩展拉黑功能至整个企业将极大提高管理效率。

在移除发布广告的账号时,应同时撤回该账号发布的消息。此外,群主或管理员应有权限手动撤回这些不当消息,以维护社群的清洁环境。

当见实询大家“有了这么多功能是否担心误伤用户”时,他们的观点是:广告和骚扰信息的传播本身已经对企业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并给用户带来骚扰,这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相比之下,误伤用户的情况较少发生,且可以通过后续的细致运营进行纠正。

确实,每项功能都可能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权衡。企业与平台的共同目标应该始终以用户为中心,灵活而恰当地运用这些功能。

以备受期待的“禁言”功能为例,有人提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比如在白天工作时段不启用禁言,而在晚上无人监管时自动开启,或者在工作时间内允许发言,下班时间则限制。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发现,社群防骚扰的有效性与企业私域体量的规模、运营目标紧密相连,同时也与运营策略和执行细节都密切关联,一样的方式不一定对所有的企业奏效。

或许,单靠平台功能的更新也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一个更健康的运营环境需要所有相关方的协作和共同努力。

在平台功能更新之前,所有运营人都需要在实践中更加积极主动,持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防骚扰策略。

注:文/阿爽,文章来源:见实(公众号ID:jianshishijie),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立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