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08:58:39|已浏览:11次
中国书法大会开机:为书法艺术插上腾飞的“翅膀” 王蘧常书法领衔,复旦“博学书法展”上图举行,
中国书法大会开机:为书法艺术插上腾飞的“翅膀”
央视新闻报道,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合作为《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开机启拍。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战略合作,无疑通过“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优势,为书法艺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此举,对形象而鲜活地讲好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故事,深入挖掘中华经典文化宝藏,向世界、向未来传播庚续华夏优秀历史文化结晶,具有高远积极的战略意义。
《中国书法大会》的开机传播,是充满文化自信的“宣言书”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书法在推广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终因历史条件和技术等诸多时限因素的制约而“飞”不起来,即使近阶段有2008年和2022年两季奥运会激情气场的加持,让书法艺术出场国际化地“秀”了一丢丢,的确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学书法喜中文的浪潮,可这终究是孤点、散点,激起的也只是一波可持续推动力不足的“浪”,“外人”对书法艺术也仅停留在“知道”这一层面。《中国书法大会》的开机传播,将会立足央视这一传播文化重镇,采取多点、多维度、多形式的文化推进,从而形成连绵不绝的认知灌溉,让受众在密集的接触氛围中达到“热爱、笃信”的递进,并最终拥抱书法艺术乃至华夏文明的海洋。这种由“知道→热爱→笃信”战略举措的高质量升维,无论从高度、深度和广度衡量,都是书法充满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的宣言书。
《中国书法大会》的开机传播,是充满活力的宣传队
中国书法家协会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国内外具有的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所创建的《中国书法大会》栏目,从传播学角度考量,一定是书法艺术品牌至为重要的载体平台和展示窗口,也势必会荟聚一大批优秀的书法精英并形成专业亮化的主要阵地。中书协主席孙晓云表示:“中国书法家协会期待与国家广电总台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组织和专业优势,在创新中彰显中国文字之美、书法之美,展现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推动书法艺术在当代更加弘扬广大,生生不息”。
大型书法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书法大会》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建设书法类专家队伍智库、特色书法艺术字库,策划打造书法文化国际品牌等重要环节。同时,该栏目会立足大文化背景,放眼书法历史长河,“全景展现渊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通过先进的科学视觉技术呈现,为古老的碑帖注入新的生命,鲜活表达中国文化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所谓“笔墨当随时代”。放眼全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前所未有之变局,华夏文明的振兴辉耀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传统文化“硬核”的书法艺术更是“龙脉涌动”如沐春风。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支自信优秀的专业队伍,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高水准的传播平台对经典文化艺术予以寻根洄游,她茂盛的枝叶和硕果的浓香一定会摇曳弥漫在历史的长空。
《中国书法大会》的开机传播,是优秀文化的播种机
通观世界文字发展史,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一个演进过程。中国的汉字一路沧桑走来,更是经历了无数曲折而灿烂的撞击、融合与飞跃。从远古的实物、图画、符号象形标记,到人为添加传递主旨缀饰痕迹的表意,再到搭配偏旁部首助以发音的形声,无不体现出炎黄先哲一代又一代人的卓越智慧。尤为惊喜自豪的是,从文字再笔走龙蛇蜕变为璀璨的书法艺术,更是汉字对民族灵魂追加的一次破茧化蝶的羽化升华。
《中国书法大会》的开机就象文化的播种机,踩着新时代文化复兴坚实有力的“鼓点”,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里播撒、培育书法的种苗。当然,这台播种机在文化思潮叠湧的当下,它的使命也是多元的:1)如何在声、光、电铺天盖地的科技时代,通过“不书写”的融媒信息手段讲好书法艺术“书写性”的中国故事;2)如何让书写缺如的数字化时代兼容书法亲近带有体温的书写;3)激活、激发当下更为年轻一代人对书法乃至整个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洄游和自信。
纵观华夏文明史,书法艺术作为民族“文化长征”的先遣队和宣传员,它无疑是支撑中华文化前行的维生素和强有力的钙质,也是我们展示文化自信的硬核载体。央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合力联手,也必将为书法艺术这一经典瑰宝插上腾飞的翅膀,飞越文化的雪山、草地,闪耀在世界的艺术星空。
通讯员 臧书德
发布于:江苏
王蘧常书法领衔,复旦“博学书法展”上图举行
5月18日上午,复旦大学“博学——复旦书画双年展”书法展在上海图书馆(淮海中路)二楼展厅举行。
“博学”书画篆刻艺术展,是复旦大学以校史为范围,第一次进行整体回顾展,包括了郭绍虞、王蘧常、朱东润、周谷城等书法名家,喻蘅、潘良桢、王培南、陈翔等当代知名书画篆刻家,以及苏步青、林克等热爱书法艺术的学校老领导,以及所有教职工、历届毕业生中的书法专家、爱好者。此次展览,也是计划中的“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系列艺术展的第一次。
展览现场,周谷城作品
据悉,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系列展览中,计划每一次推出几位重点艺术家。“博学”展重点介绍的是王蘧常(1900-1989),他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教授,王蘧常的章草,在20世纪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他的书法思想强调“沉着痛快”,并且找到了专门的字体,让人耳目一新,在书法史上有独特贡献。
王蘧常,《司马光诗》 纸本,立轴 88.0cm×32.0cm
9件王蘧常书法作品,看其各种形制的书写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吴晓明教授做了关于王蘧常书法艺术的简要讲座。展览组织阶段,得到校方、收藏家、还有王蘧常的学生借出王蘧常书法作品,展览汇集了王蘧常书法作品9件,包含立轴、斋号、对联、手稿、信札等形制,是王蘧常书法的一次小型汇集。
王蘧常
王蘧常(1900—1989)是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 嘉兴人,生于天津。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文史哲艺俱通,著作宏富。
王蘧常,《学而时习之、文不在兹乎》 纸本,对联 94.5cm×20.0cm×2
在书法上,王蘧常从50岁左右开始,精心研究《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罗布泊汉简》《楼兰魏晋竹简》和《流沙坠简》,注意篆、隶的内在联系,“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拓展章草之领域”。60岁后能默诵《说文》部首,并用小篆写了六七年日记。70岁后,其章草书法已从成熟走向别树一帜。作品曾先后到法国、日本展出。识者评其章草特点:“无一笔不具古人面目,无一笔不显自己的精神。”其章草书法艺术“博取古泽,冶之于章草之中,所作恢弘丕变,蔚为大观”。
魏碑和草书本来有些水火不容,一个以方笔为主,多折而少转;一个以圆笔为主,多转而少折。王蘧常出现,章草面目为之改观,将凝重的北碑与流畅的章草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得十分完美。在字形上,王蘧常先生不依不傍,不仅与沈寐叟有别,更与古代任何一位章草书家相区别,字形多变,变幻莫测。当然,这种变化并非是凭空臆造,而是集古代书迹于一身,将先贤遗迹化为己有,字字有来头,笔笔有出处,其字形丰富之程度超过了此前的所有书家,真可谓章草之集大成者。
王蘧常,《节录韩愈师说》 纸本,立轴 128.5cm×40.0cm
王蘧常,《潮音阁横匾》 纸本,横幅 33.5cm×100.5cm
尤在笔法上创造性地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首先是用笔迟涩,有金石味。王先生笔力沉雄,毫无虚笔,一洗沈寐叟尖刻之习,古今无有匹敌。尤其先生后期之作,老辣生涩,直若刀凿锥刻,非是软笔所为。其次是用笔以中锋为主,适当辅以侧锋。中锋使笔画沉着干净,即便是许多涩笔也显得笔迹清晰,毫不含混,避免了章草容易飘浮的缺陷;侧锋的使用又使其不失章草特征,增加了点画的丰富程度。这些同样也不是说王先生有多大的玄想,可以凭空创造出这种模样,而是来自他非凡的北碑功底。
王蘧常,《革命同志对联》 纸本,对联 125.0cm×28.0cm×2
王蘧常书法
王蘧常书法
师承,复旦书画上人才辈出
在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下,复旦大学艺术氛围浓厚,在书画上人才辈出。比如,潘良桢、王培南、陈翔。
潘良桢在1980年代就获得过书法大奖,他坚持走碑帖结合的道路,最近20年来,在网络上受到专家普遍关注。潘良桢师从王蘧常先生,坚持王蘧常先生说的“沉着痛快”的道路。
潘良桢,《伏虎》 立轴,纸本 68.0cm×132.0cm
潘良桢,1947年生,上海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在华东政法学院工作,后来又回到复旦大学古籍所工作。潘良桢先生是久负盛名的书法家,他参与过很多重要的书法活动。在大学期间,他是本次“博学”展的主办单位之一,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的创建者之一,首任副会长。从潘良桢先生数十年的书法作品来看,他始终坚持碑帖结合的艺术道路,这是20世纪后半期书法的主流动态,但是这个方向非常危险,容易写成野道。潘良桢的作品,既有文雅的格调,又不断借鉴碑派的随意与朴茂,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书法审美,而且每过数年,就有变化。
潘良桢,《隶书唐诗一首》 立轴,纸本 67.5cm×34.0cm
王培南是复旦大学信息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篆刻取法汉印,文雅朴茂,于不经意中蕴含着灵动。从年轻时开始,他一直热爱书画篆刻艺术,身边很多朋友都是书画篆刻家,王培南的篆刻,不走狂怪路线,作品平和、高雅,立足于汉印,但是不拘泥具体技法,而是学习汉印的基本原理,遇到各种内容,随时变化。看王培南的篆刻艺术,感受到这是自然的艺术、真心的艺术、人与作品是一体化的艺术,作品中洋溢着“生活的快乐”。与王培南先生交谈过的人都会感觉到,看他的作品的感觉,与对谈的感觉,是完全一致的。
王培南,《庚子年二乐楼印存》,篆刻,180.5cm×47.0cm
陈翔是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的青绿山水,典雅含蓄,笔法简洁,深得文人画韵味。《博学》展出了6件陈翔的山水画,展现了他的艺术特征。青绿山水在宋代获得充分发展,明清之际,水墨山水成为主流,青绿山水的作者不多。陈翔的青绿山水,没有被青绿设色的技法困扰,每一件作品中,都透出“有骨骼”的精神,是当今难得的境界。
陈翔,《赏瀑图》,设色 纸本,立轴,68.0cm×33.5cm
“博学”展计划,自2023年底公布以来,获得复旦大学师生广泛关注,参展人员有90多人,180多件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热爱艺术的复旦学子,都从自身特点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画艺术道路,用心尝试,表达了对于艺术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展厅中,不仅看到老一辈书画家的成就,也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之后毕业的学生中,很多人热爱书画,不断探索,获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如营养学的高翔教授、新闻学的沈国麟教授等,都是举办过个人展览的艺术家。
展览海报
这一次展览,不仅是对以往的复旦大学书画篆刻艺术的回顾,也是汇集作品,向社会展示复旦大学的书画风貌,同时也是建设一个平台,让热爱书画的学子,获得互相观摩、共同提高的机会。展览将持续至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