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首昱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首昱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 >  30万人只卖出5单?却被称“带货黑马”,这位00后网红凭什么

30万人只卖出5单?却被称“带货黑马”,这位00后网红凭什么

来源:微商网

2024-09-22 15:07:15|已浏览:19次

30万人只卖出5单?却被称“带货黑马”,这位00后网红凭什么? 抖音生猛,张小龙以退为进 

30万人只卖出5单?却被称“带货黑马”,这位00后网红凭什么?

首发|财经八卦

作者|陈振

引言:直播带货界又杀出一匹黑马,爆梗不断、金句频出,各路带货主播看到他都得靠边站,这匹黑马杀疯了......

提到带货主播,大家脑海中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直播带货领域的两大巨头薇娅和李佳琦,他们此前的影响力那是不必多说。

李佳琦一句漂亮妹妹都去买,消费者就能直接将产品干到缺货状态,更是在2021年的双十一预售中,直播间销售额最终达到了106.53亿的好成绩,在当时的带货界中李佳琦如果排第二,真的很难有人敢称第一。

但是好景不长,风水轮流转好运都转走了,薇娅和李佳琦之后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翻车”,在直播领域已经不再那么吃香了。

现在的直播带货领域都是由各个网红和部分明星撑起来的,俗话说得好,网红的尽头就是直播带货。

而有这么一位名不经传的“小生”,却开启了一条独一份、新型的直播带货赛道,在小英、小杨哥、东方甄选等这些大牌主播中间杀出来了。

被网友亲切的称为“先天带货圣体”,他就是——k总。

“先天带货圣体”

30万人只卖了5单?

笔者第一次了解到k总,就是因为他和粉丝那一段让大家啼笑皆非的对话,使众多人初次认识到这个初出茅庐的生面孔。

粉丝在直播间开玩笑道:“不要买了,给男人花钱倒霉一辈子”,其他主播要么是忽略不见要么就是被管理员礼貌拉黑,而k总却是高情商的爆梗,幽默的化解了这个问题。

他回答:“没关系的,给我花,我是娘pao”。

就是这个回答让不少人对k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是发现k总直播走得原来是抽象风,金句频出,一个接着一个。

就连笔者这个不看直播的人,点进去都得待上半个小时,想走都走不开,简直就是打工人新型解压场所,笔者也和部分网友一样是分币不刷,主打的就是陪伴。

正是有我们这群只给人气,不给财气的网友,才造就了k总30万的在线观看人数,只卖了5单的名场面。

部分网友原本还在心疼k总卖不出货,要被品牌方诘责,结果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小丑,k总现在的账号在一个月内涨粉775万,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次已超1.4亿,就这涨粉速度堪比是坐火箭了吧!

k总为何能有如此高的人气,只能说全靠他独树一帜的直播风格,让消费者有了猎奇心理。

在抖音,无论是贾乃亮这类明星亦或是广东夫妇这类流量网红,我们所看到的带货方式都是清一色的在讲述某样产品的特点,坏的是一句不提。

而k总的直播间并不会直接叫卖产品,是在与消费者唠嗑的时候顺带卖这件产品,并且是用边吐槽边带货的形式,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调侃揽月坊的鲜花饼破皮是被子弹打过,开玩笑称鸡脚有脚气等“真心话”,让品牌方和消费者自愿入局成为了他“带货play”中的一环。

并且相比于其他直播间的刻板、无趣、形式单一的直播方式,k总这类用独特的幽默风格和互动方式,营造出轻松的氛围,将消费者留在直播间,那是分分钟的事。

但是,k总的直播间人气和他的销量并不是正比,高流量没有转化为高销量也是比较可惜的一个点。

他的带货转化率仅在0—5%区间,所带的商品价格都是比较偏低价,直播间客单价仅在17元左右。

而k总直播间场均销售额为50—75万,单场最高销售额在250—500万区间,说真的这个战绩在直播带货中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理想。

图源:卡思数据

就拿贾乃亮的直播间来说,虽然他做直播自带明星光环,明星效应,但是要说他在抖音上的人气那可能是还不敌势头正猛的k总,但是那又如何呢?

人家直播间的业绩却很好啊!在最近贾乃亮新开的“直播+综艺”的全新合作模式,贾乃亮这场直播总销售额超4200万,直播间总曝光超1.6亿。

这样就显得k总直播间有点小巫见大巫了,毕竟k总的粉丝群体量较小,粉丝群体也都是小年轻人,购买能力相对有限,吃到的红利也相对较小。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k总卖得货全部都是国货,商品价格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GMV的增长,但丝毫不影响笔者认为k总是一个有良心有底薪的带货主播。

惨遭资本无情威胁

“带货黑马”也扛不住

k总所带的国货有名不经传的、有已经没有名气的了、也有刚冒出头的,是k总用自己的方式将它们带到了消费者面前,让大家重新注意到了它们。

这也出现了揽月坊、客家功夫、南江桥、滇锅锅这些小众的国货品牌在k总直播间打起了商战,成为了带品牌方打起pk的第一人。

K总直播间的前十绝不是什么大哥大姐,而是各个品牌方疯狂刷礼物霸榜,谁刷得多k总就卖哪家品牌,于是商战就这么直白的在k总直播间上映了。

一场直播下来,滇锅锅16级进的直播间,43级出来的直播间,这高低也是刷了几十万吧!滇锅锅也是凭借自己的财力让大家知道了它,只能说这钱刷的值。

但是总有些人就是见不得他人好,这么看k总也是火了,都有资本家盯上了他这个香饽饽了。

在k总某一场直播的时候,小黄车莫名其妙的被下架了,被罚15万,直播间没法卖货,于是k总让各大品牌方开播,将人气引进了他们的直播间,扬言自己就不向那些人低头,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抗。

在之后那些被k总带火的滇锅锅被罚20万,揽月坊被罚10万,而k总的家人也是陆续收到了骚扰电话,被逼无奈,甚至在直播间说出“退网”二字,但好在后面重新振作表示自己要硬刚到底。

在直播间中k总直言遭遇资本威胁,轻轻松松能被资本搞下去,只因为k总不愿意与他们合作,便用尽各种手段想毁了他,进而牵连了其他品牌方。

一个几百万的大网红都能随便被那些所谓的资本威胁,可见整个互联网网红圈利益纵横,远远没有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看看李子柒我们就知道了得罪资本确实是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使自己能为公司带来利益,但是一旦触碰到资本的利益,甭管你是什么柒,都终将会被弃之如履。

李子柒作为元老级网红,用独特的田园方式传播我国传统文化,自己打造的“李子柒”美食食品也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自己在公司居然不知不觉的被架空了,甚至连实际股权都没有,以她名字命名的“李子柒”品牌的归属权也不属于她。

难怪李子柒气到在公众平台说出:“资本真是好手段”这句话,即使最后李子柒拿回了品牌归属权,但由于长时间的未更新视频,导致热度过去,似乎李子柒也将要被互联网给遗忘了。

像李子柒这样的网红鼻祖都能收到资本这样不公的对待和打压,更别说k总这个初出茅庐的00后带货主播。

好在k总的活粉数量多,路人群体庞大以及背后有无数个国货在撑腰,所以暂时应该不会出太大的幺蛾子。

就是心疼那些无缘无故被波及到的国货品牌......

“紫拖鞋”事件,国货品牌格局尽显

其实无论k总的直播间带货效果如何,都不可否认的是给这些国货品牌的确是带来了很大关注度。

即使现在没有买揽月坊的鲜花饼,但是已经知道了买鲜花饼就找揽月坊,以后大家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会是揽月坊。

难怪这些国货品牌都愿意跟k总玩,只能说k总不仅为人真诚幽默,还很会做品牌营销以及国货输出,单凭他只带国货这点,就已经能让人留下好印象了。

而说到我们的国货,就让笔者想到了近日某些国货真的是狠狠的让广大网友感动了。

互联网上最近有一个小妹妹,名为“紫拖鞋”引起大家的关注,她的视频内容是自己简简单单一天的vlog。

视频是模糊的,饭是吃不起的,电磁炉是烂的,奶奶是神经有问题的,爸妈是不爱的,所有人生悲惨buff集于一身的小妹妹。

就连一顿餐吃两个鸡蛋对她来说都是奢侈的,吃的最多的就是面、玉米糁,只因为便宜量多,能勉强充饥。

紫拖鞋妹妹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发出的视频引起了广大网友以及国货品牌方的关注,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想要资助妹妹。

而紫拖鞋拒绝了所有人的帮助,唯独接受了品牌方的帮助,只将地址告诉了伟龙这一个品牌,由伟龙牵头,其他国货品牌邮寄给伟龙,伟龙再寄给紫拖鞋。

于是国货品牌们便自发的组织起来帮助妹妹的行动,甚至建立了一个紫拖鞋妹妹资助群,要资助的国货都纷纷加了进来。

此时的他们不再是竞争对手,只是一群有着同一个目标,想要帮助同一个人的好国货,这怎么能不让人动容呢?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紫拖鞋妹妹事件,才让笔者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我们的国货的凝聚力和善良,它们比外来品牌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一点都不差。

所以从k总一开始就只表示自己只带国货的那一瞬间,笔者就知道他无论是在哪一行,做什么事都一定会成功的,这就是格局。

在此次海南遭遇重大台风后,他还呼吁品牌方为海南援助物资,一个个品牌方登记在册,也能看出他个人是有爱心以及社会责任感的。

图源:芒果姐姐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欣赏k总呢?可能是他身上那种不服输的干劲,也可能是他即使爆红也牢记初衷的决心亦或者是他真诚幽默有节目吧!

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每个人对主播的喜好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即使有网友不喜欢k总的直播风格也是能够理解的,互相尊重即可。

关于k总这个新晋“带货黑马”,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抖音生猛,张小龙以退为进

2022微信公开课来袭!视频号再站C位

题图|微信公开课

作者/黄青春

自2014年开始,微信公开课便被很多互联网人看做是“张小龙的个人秀”——人们总在新年伊始翘首以盼张小龙分享过去一年对于产品的思考。

遗憾的是,2022年1月6日张小龙未能如常出现在演讲现场,因此有媒体人打趣说这是一场“开了但没完全开”的微信公开课,这亦是会后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讨论略显冷清的原因之一。

可即便如此,近两届微信公开课均在不遗余力扶持视频号——重视程度上,2021年张小龙花50分钟讲解视频号,2022年视频号被定义为原子化内容组件;资源倾斜上,微信生态陆续向视频号开放多级流量入口,两年内便初步完成了基础建设、生态链接、商业互通。

等于说,图文向短视频演化的时代浪潮中,视频号扛起了微信二次发育的重担。

微信基因重组对抗“管道化”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是张小龙在2012年提出的观点。2012年7 月 24 日,从下午 2 点多到半夜 11 点多,张小龙在腾讯内部做了 8 小时 20 分钟的演讲,178页的PPT,腾讯为此开设17个分会场,同步直播讲座,参加者超过1700人。但张小龙这次演讲的结语是:“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事实上,这不过是张小龙自谦的说辞。微信13名创始成员之一曾鸣说过,“张小龙没有方法论,也从来没有理性地说出过一二三四来。他提出一个观点,当时你会觉得也许这是对的,但是后来每次都被证实,这真是对的。”

如今,微信已成为近乎硬件平台的超级应用——其不受iOS、Android系统局限,是一个超高用户市场、超高频,同时又兼具社交关系链、统一账号体系、阅读习惯、支付习惯、购物习惯的成熟生态,堪称智能手机时代“水电媒”一般的国民级应用。

可纵然被互联网“封神”,张小龙仍在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坦率地说,“当时想法特别简单,我自己也不怎么用QQ,所以也需要有一个沟通的工具。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自己感觉特别幸运,我想我一定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因为光靠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转折发生在2018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冷漠的算法终究碾过了人本主义——当抖音、快手的增长曲线变得越发陡峭,其对网友注意力及时间的挤占也越发明显,而微信在图文时代由公众号奠定的绝对优势逐渐被解构,互联网流量格局正在被改写。

图源:《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2020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甚至反思微信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公众平台在很长时间里只有PC Web版,这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二是不小心将它做成了文章内容载体,使得其缺失呈现短内容的方式。”

这其实不难理解,整个微信生态里群聊、朋友圈是比较私密的状态,公众号则更多面向公众,而微信中那些不看公众号、不写公众号的人,他们获取信息和表达的需求长期未被满足。

对此,产品经理判官在相关文章中分析认为,“腾讯商业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即时通讯产品,卡位上游流量,以获得用户、商业化、投资的主动权,这套商业模式中社交关系链才是竞争力核心。而当产品用户数量、使用频次(频率+时长)、渗透率超过一定水平,社交关系链便会复制甚至迁移过来。因此,抖音、快手的体量已足够引起腾讯的担忧。”

尤其当抖音日活爬上6亿大关,腾讯手里的牌只有微视,应对招式依旧是流量+冠名+补贴的“三板斧”——先打开QQ空间、QQ看点、天天快报等流量入口铺路;然后在《创造101》《吐槽大会》等综艺植入高举高打;最后启动30亿补贴吸引达人入驻,甚至还拉来了马化腾亲自站台。

“如果换做以往的任何一场战争,微博之战、搜索之战和电商之战,打到现在腾讯肯定已经交牌了。微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些悲壮,因为这是腾讯最不想交出的一张牌。”《晚点LatePost》在文章中写道。奈何微视的创立、关闭、二次返场皆显得如此“不合时宜”,最终成为扶不起的“阿斗”。

事实上,腾讯之于短视频一直执念颇深——从微视、企鹅看看、闪咖、MOKA魔咔到猫饼、MO声、腾讯云小视频、下饭再到速看、时光、Yoo、酱油、音兔、哈皮、响风,腾讯先后推出十余款短视频产品,最终这些被寄予厚望的产品皆难逃“出道即巅峰”的宿命。

最终还是张小龙站了出来,短视频在微信拜了码头,视频号于2020年春节前后正式上线。“对每个人来说,你去写一篇公众号长文章,或者你去阅读一些文字载体的内容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你去发一条视频、看一条视频,这个门槛是很低的。”

正是基于此,我们才会看到去年视频号大范围放开后,创作者群体鱼贯而入的景象,毕竟视频号冷启动机制比抖音、快手更友好——即便是一个素人想开始做视频,不用再强依赖平台的资源倾斜,靠朋友们的推荐一层一层传下去,就能突破社交圈。

一位接近微信的人士向虎嗅表示,首先,视频号定位与公众号、小程序不同。“视频号跟公众号、小程序这种偏B端产品的生产模式完全不同,其生产门槛更低、用户更下沉、内容更庞杂,可能成为一项颠覆国民阅读习惯的新功能。”

其次,视频号并非追风口。“视频号自上线以来,‘追风口’、‘流量防守’、‘狙击抖音’的论调从未间断,但微信2014年的6.0版本就上线了小视频功能,微信很早就关注到这部分用户需求,如今不过试图更好地去承载它。”最后,基因论不能一概而论。“现在媒体总喜欢拿腾讯系短视频产品集体败北来鼓吹‘基因论’,但每个团队的产品都有原生基因,怎么能一棒子打死呢?”

视频号出现前,腾讯生态内的短视频立项都是“拍脑袋”,集团向微信要流量时即便张小龙再情愿,也要考虑到产品广告移植进来的生态互斥及用户的情绪反弹;但这一次,视频号不再以单独APP形态示人,内嵌于微信朋友圈下方(2019年微信公开课数据,朋友圈每天流量约为100 亿人次)。

甚至,从朋友圈到推荐、话题标签、搜一搜、看一看、公众号、附近直播均为视频号设置了入口,连私域端的关注、朋友、名片页、发现页、微信群、聊天对话框也可一键进入视频号。

外界一直疑惑微信团队为何如此不遗余力扶持视频号,2022年微信公开课给出了答案——团队对视频号定位是原子化内容组件,其代表了最佳的内容承载形态,用来承载视频和流媒体直播内容。

在这样的共识下,视频号持续迭代,释放40+种新功能,顺利将原本零散的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小商店、直播、投放等产品组件完成相互链接导流。毕竟,当视频号变成一个最基础的内容组件的时候,它自然会跟微信内其他原子组件产生各种化学反应,并在整个社交体系里面流转。这或许也意味着,微信正在进行一场基因重组。

深层次原因还在于,腾讯港股市值超4万亿港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想象力靠微信的估值在支撑——毕竟微信名义上是款即时通讯工具,但实际生态中附属工具包括但不限于朋友圈、小程序、公众号、搜一搜、九宫格等等。

吊诡的是如此庞大生态反哺下整个微信一年仅仅产生数百亿营收(腾讯2021Q3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190亿元)。问题的症结便在于,微信不断迭代过程中已接近于一个“管道”的形态和定位(管道宽泛定义即不干预内容),变成了一个基础建设,这无疑与市场对其的期待存在巨大的差距。

微信要想拒绝沦为“管道”,只能在挣扎中迎着短视频浪潮自救——以重组短视频基因方式来对抗“管道化”,并学习抖音、快手的算法推荐来为池子里内容分配流量——你可以说这是张小龙跳出自身局限性,在微信之上迎接未来;也可以理解成张小龙也无法抵抗短视频对于流量格局的重塑和算法对内容消费方式的颠覆。

甚至,视频号与微信支付及企业微信打通、添加购物车、上线直播预约推广相当于为广告、电商带货、直播打赏创造了落地场景,在微信生态内构建出“短视频+电商+直播”的商业闭环。

对此,视频号创造营发起人周博云曾表示,“现在行业当中提到直播都会把它跟电商带货强绑定,标签化已经非常严重了,视频号并不是单一的电商带货平台,它其实是多元化、属性标签丰富的表达渠道。”

也就是说,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中目前为止最后一块拼图,必须补齐——其能帮助在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广告、电商有一定积累的用户完成资源联动。“底层逻辑是什么呢?一个典型人以群分的社群,微信中视频号的分享会特别顺畅,信任程度也比其它平台更高,也会带来更好的转化效果。”

2022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直播团队陶佳分享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的销售金额的数据:视频号直播带货GMV在2021年末较年初增长超过15倍,其中私域占比超过50%;直播间平均客单价超过200元,整体复购率超过60%。

不过,接近微信的人士赵冉(化名)对虎嗅表示,小龙曾在内部说,做任何事情绝对不要第一时间去考虑产品商业化如何实现,而要先考虑用户的需求跟场景是什么。

“小龙打了一个比方,现在朋友圈里有几百亿的朋友圈广告,那做好朋友圈功能重要还是朋友圈广告重要?显然是前者。只有用户体量、用户体验、用户内容都能正向反馈,才可能产生商业机会,时机成熟商业化自然会变成用户需求,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抖音生猛,张小龙以退为进

2019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谈及算法时说道,“我不希望机器推荐是用户想看什么就给他什么。用户迷信保健品就推保健品的文章,从KPI的角度最容易完成,但是如果我们推荐给用户新的知识,用户会离开的,因为惰性是人共有的特性。”

也就是说,在算法强权的平台上,用户行为轨迹记录着情绪和欲望,最终算法会将它们编织成数据牢笼把你困在信息茧房中,而不自知。

为此,张小龙不由的感慨,“为什么要想那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就像谷歌的员工为什么要反对公司把这一项技术应(AI技术)用在军方项目一样,我认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是有意义所在的。”

这份克制在微信公众号主宰图文内容的时代堪称“优雅”。比如,自媒体“朝外大街061”就曾撰文写道,“微信订阅号创造了一个以社交分发为核心的写作生态;同时,微信也没有力推诸如B站的花火、微博粉条、抖音星图、知乎的知任务等通过卡流量、平台处罚建立起的‘税务机关’,不与创作者争利,构建起了内容迭代精进的正循环。”

而在抖音、快手为代表短视频平台不断蚕食网友注意力和时间的当下,这套创作模式正面临被解构的挑战——随着公众号图文创作者流失、转型,广告资源也向着抖音、快手等平台迁徙,微信不得不一再提升视频号的战略优先级。

如果说短视频是未来内容消费趋势,那算法便是未来内容推荐趋势,即便大如微信也无法与趋势为敌,张小龙终究还是妥协了。

尤其在抖音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微信公开课已经连续三届(2020~2022)只字未提公众号相关话题了。2022年微信公开课上视频号、微信支付、小程序、搜一搜、企业微信轮番登场,唯独对过去一年“地震”的公众号生态失声。

过去一年多,订阅号被改为瀑布流并不再按时间排序,“看一看”入口添加“精选”功能,公众号文章下嵌入“推荐阅读”。甚至有媒体报道称,微信订阅号正在进行一次更大的改版——订阅号栏目开始灰度测试读者未关注公众号内容。

这说明算法正在逐渐渗透进微信的基因,甚至不排除小众、严肃、深度的内容无法被算法宠幸时,其很可能被算法用更浅层、娱乐向的内容“劣币驱逐良币”。

而且,从微信押注视频号这件事来看,张小龙似乎开始重新审视算法和推荐的利弊,他曾在公开课上罕见地谈到“慢”的问题。“我很喜欢《孙子》里面的两句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慢,不是我们想要的,视频号的速度才是微信该有的速度,我们下一年如果还是做得这么快,大家不要觉得有什么,这是正常的状态。”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此前视频号直播强行置顶朋友圈会被用户骂上微博热搜,视频号推出“附近的人”会被吐槽像极了早期陌陌的“回归”——单从上述两项视频号新功能迭代,明眼人便已看出其与微信自身迭代的区别:即微信迭代新功能总是内敛克制、追求合理性、不过多打扰用户;而视频号则简单粗暴、一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霸蛮姿态。

不过,接近微信的人士王拓(化名)对虎嗅表示,两者运行在一套体系里,并不存在理念的差异。“小龙和团队更关注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真实需求是否被满足,就像此前的‘拍一拍’功能上线,刚推出来的时候一片吐槽,实际上‘拍一拍’数据远超预期,每天有几千万用户在尝试这种轻互动,大家非常认可这种人与人之间产生关联的微创新。”

甚至,他还拿张小龙在内部的分享举例,“视频号刚推出时很多人向官方吐槽,‘视频号为什么不能点静音’?这个问题小龙曾在内部解释过,‘当你打开一个视频号,默认为了看视频内容,那为什么还需要多一步骤去点开关声音呢’?我们不会为迁就用户想在开会时偷偷看视频号,就特意留静音开关功能,我们觉得这是不合理的。”

可见,在张小龙看来,即便是短视频产品“约定俗成”的功能模块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当用户进到某个场景就是要保证能够获得某种信息体验,如果你不适合在那个场景打开视频号,你就不应该打开去看。注意,微信并没有剥夺你开会看视频的权利,只是说从用户需求场景出发,会非常细致地考虑到设置的合理性,并在功能上做出相应的取舍。

反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其生态内的短视频内容强依赖算法分发,本质上不过是基于用户兴趣偏好进行精准“投喂”,在价值取舍上是在钻营人性弱点,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满足,以求用户沉浸其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爽感,来“杀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抖音、快手上短视频生态的丰盈是运营的成功、是算法推荐的成功,但会导致用户的沉迷,甚至会潜移默化拉高用户对于视频化内容消费的兴奋阈值——当用户越来越沉迷于即时反馈的爽感以及密集的梗时,就越发对一个完整故事、一段完整剧情缺乏耐心,短视频无疑对用户完成了新娱乐方式的驯化。

除此之外,短视频还长出了两种能力:一个能力叫社交语言,另一个能力叫数据智能——社交语言能保持用户对平台的黏性,如果你想停止使用,那就意味着会丧失很多朋友、同事之间的共同话题;数据智能指算法加持下平台的学习能力不断精进,即用户在享受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极度便捷时,也让数据轨迹成为个体难以逃脱的阿喀琉斯之踵。

微信虽然在逐步引入一些算法分发,但算法只是帮助用户做了信息的辅助筛选和效率优化,本质上订阅主动权依旧在用户手里,由用户自己来选择内容。

鉴于此,你会看到视频号没有一键静音,想静音要自己调节音量键;视频号也不像其他软件做全屏,想全屏要用户自己去拉;视频号更不会自动跳转下一条,想要继续刷要手动往上滑。

2022年微信公开课公布的数据中,美丽浙江、西城男孩、星球研究所爆款短视频过亿人观看,单条短视频破 500 万点赞,但将其放在微信生态下(截至2021年Q3,微信及WeChat月活跃账户达12.6亿)审视,视频号对于人和内容连接的效率依旧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毕竟,视频号在抖音、快手掀起的短视频+直播浪潮裹挟下进场,其内容深度和广度难以一蹴而就。

而且,视频号作为一款防御型产品,一位视频创作者对虎嗅表示,“它‘蹲在战壕里’的创新都是基于微信生态服务的进化而非基于短视频潮流和用户习惯的洞察,三者的用户时长差距(抖快用户时长接近120分钟,视频号35分钟)便能说明问题。”

不过,按照2021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的表达,“虽然我们并不清楚,文字还是视频才代表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从个人表达以及消费程度来说,时代正在往视频化表达方向发展。”这句话并没有过度强调平台的重要性,只不过将视频表达拔高到与图文表达一样重要的位置。

尤其在反垄断叙事浪潮下,随着“互联互通”工作不断深入,微信首要任务是完成对未来表达方式的占位——从视频号一系列迭代动作来看,服务工具、生态链接优先于内容生态。

这意味着,微信正在围绕内容消费场景补足此前生态缺失的基础能力——在短视频内容、流量和商业的竞争上,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朋友圈、直播、微信小店这些最重要的应用入口不断挖深微信的生态池。

毕竟,抖音直接将变现嫁接在流量上,不过是完成了算法推荐的流量转化,缺乏中间用户沉淀环节(互联网“三级火箭”理论中,流量、沉淀、变现才能完成自洽的商业闭环),用户消费需求并没有被沉淀下来进行管理,这无疑会让平台的客户价值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微信在推动商业化进程中,视频号变成了中枢和连接器,背靠成熟的微信生态和巨大流量池,顺利将微信的服务场景依次贯通,一方面加快视频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速整个产品链条和生态的流转。[db:内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