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08:48:19|已浏览:35次
5000万短视频博主生存现状 借力王牌IP、品效双爆发,这些抖音商家把整合营销玩明白了,
5000万短视频博主生存现状
2021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亿人。
短视频是优胜劣汰最快的行业,有可能年初还爆火的千万粉丝达人,已经从互联网上被抹去痕迹;有一己之力带动快要破产的地方零食成功逆袭;也有一个月吸粉1000万成为行业人人羡慕的顶流……
短视频制造奇迹,但是奇迹却不光顾每一个人。
对于短视频行业来说,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短视频已经进入了行业发展中期,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出现审美疲劳,再加上缺乏持续生产的能力和机制,都是行业目前毋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仅仅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些问题存在的最大归因,是用户对短视频的挑剔度不断提高所导致的。
实际上,结合短视频制作博主来看,会发现这是两者群体数量悬殊所引起的,简单来说就是创作能力与用户需求无法形成正比关系。
为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肉眼可见的互联网生态下,短视频博主成为了其中看似备受关注,而实际上却是极其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面对需求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作为内容的创作者,短视频博主似乎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1
宿命:小红靠捧,大红靠命
根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408.3亿元,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2021年预计接近2000亿元。
在行业规模增长以及用户粘性下降之下,短视频博主也开始逐渐形成差异化。
B站影视区,拥有393万粉丝的第一博主木鱼水心。
2019年11月,他开始在抖音上更新自己的视频作品,但他原来那套“渐进式”,把高潮留在最后的讲述方法好像失效了。
至今,木鱼在抖音上传了230个视频作品,除了数据最好的前三名播放量有1486万、1339万、684万外,很多视频的点赞数都没有超过100。
而另一边,是因农村怀旧风迅速涨粉火起来的张同学。
短短两个月,他凭借记录东北农村大龄男青年的单身生活,单条视频播放超2亿,50个作品引流近1800万粉丝。因为每个视频的背景音乐相同,他甚至凭一己之力“捧红”了一首不知名德文歌。
每一个从事短视频行业的人都深知,“小红靠捧,大红靠命”是心照不宣的行业潜规则。
张同学两个月涨粉千万的离谱速度,主要还是靠11月下旬的部分出圈视频。评论区的玩梗、网友跟风拍视频、火到被人民网关注都是伴随着不断有作品登上热榜发生的。
通过数据平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张同学的粉丝在11月17日后开始激增,至今没有放缓的趋势。
研究张同学似乎就能发现流量密码,在搜索框输入“张同学”,从业者在分析他为什么这么火、研究他的背景音乐,还有人选择模仿张同学,甚至用张同学小号的名头蹭热度。
实际上,真正能够长期保持粉丝数量不降反增的博主极少。
年初“QQ弹弹能拉丝”的高粱饴带火了博主侯美丽,短时间从一个几千粉丝的小视频博主成长为200万粉丝的大网红。
侯美丽始终穿着同样的衣服,说相同的台词,然后用牙齿给高粱饴拉出又细又长的丝,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下去。
视频播放量上涨,销量更是上涨。
侯美丽直播首秀,上一秒才挂1000单,下一秒刷新时,高粱饴就被售空了。
3月糖果行业的淡季,各大高粱饴厂家紧急召回员工,加班加点地赶制,但仍赶不上需求,全国其他数十家高粱饴厂家的货品全都卖空。
不仅是高粱饴断货,甚至生产高粱饴的机械设备都被抢购一空,原材料也变得紧俏。
但是现在尽管侯美丽还是卖力的表演用牙撕扯各种食物,但是视频点赞很难破千。
再例如依靠“来了老弟”爆火的黑龙江的老板腰子姐;依靠高难度动作,以及与众多明星联动的玲爷;被称纯欲天花板的李宇;靠甩头发变装的萌小刀。
可见,对于平台用户来说,新鲜类型视频爆出,极大的可能会引发用户的关注,但面对长时间一成不变的单一风格视频而言,热度来得快,自然去得也快。
然而即便如此,在短视频这片互联网红利前,仍然有数不尽的博主前仆后继,当然其中也少不了纯属因为热爱、感兴趣而入局博主。
因此令人疑惑的是,短视频博主生存现状又是什么样的?
2
焦虑是短视频博主常态
短视频制作门槛不断降低,加之网络文化的包容性,现在精英视角不再是互联网表达唯一方式,大批农村用户成为内容创作者,构建属于他们的个体叙事体系。
对于城市里的青年轻人来说,看惯了李子柒的田园诗的乡村生活,张同学视频则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代表着乡村生活粗糙的极致,甚至是脏乱差。
很多网友觉得“明明没什么好看的,但一天不看难受”。
但是张同学也好、李子柒也好,都不是真正的乡村视频博主的现状。
大多数真正乡村博主短视频,并不会被看见。
他们有的全家长年在外打工,也有像候鸟一样的,农闲时飞向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农忙时赶回河南、安徽、山东、湖北,收土豆,栽辣椒。
他们大多数吃不起海底捞,没买过超过300元的衣服。也有年轻人留守家乡带娃,早起去干农活,回到家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拿着价格不到1000元的手机,拍着永远上不了热门的视频。
他们们的视频下总有几条到几十条的回复。除了同为在外打工的异乡人,还有一些异性的调侃、表白和求交往。
他们羡慕生活在城市里的“拍视频的人”,觉得他们有各种花样的素材能被拍出来,但其实被他们羡慕的人也同样焦虑。
B站博主“-LKs-”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了320位短视频博主的真实心理现状,在调查数据中,男博主占比77.8%(249人),女博主占比22.2%(71人)。
在视频创作上(包括策划、写文案、拍摄、剪辑),320位博主每天平均花费4.69个小时,整体来看其实还好,但以全职与非全职来划分的话,区别就出来了,其中全职每天平均创作时间6.66个小时,非全职每天平均3.37个小时。
而粉丝不足10万的博主大有人在。
粉丝量在0W~10W、10W~50W、50W~100W、100W以上的博主分别是178人、84人、23人、35人。
以这组数据为代表,将粉丝数量与创作时间相结合,那么就能看出创作一个视频,并不是一个十分轻松的活。
或许很多行业外的人并不认同,甚至一度认为,这个行业既自由又赚得多,怎么会不轻松?
根据“-LKs-”调查数据显示,34.3%的博主入不敷出,全靠用爱发电,27.8%能挣点外快,22.8%能养活自己做全职,15%收入丰厚,比打工挣得多。
实际上综合来看,博主的经济收入与粉丝数量有极大的关系,真正能够赚到钱的都在头部,收入低的博主其实还是占很大一部分。
而作为全职短视频创作博主,还需要具备着强大内心来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
首先,无论是对于知识类分享博主、美食博主、穿搭博主亦或是美妆博主都需要大量的知识来支撑,此外还需要不断吸收新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输出。
其次是选题、内容枯竭带来的精神压力。
众所周知,在短视频平台商品达成最终的交易,都需要博主亲力亲为,通过自己一步步集赞流量,才能成功引入与商家的合作。
即使在推销产品前,也需要博主细细规划,例如脚本怎样设计更吸引人,如何利用拍摄,以及后期运用怎样的技巧能让食物显得美味等。
在《不上班的年轻人都在干什么?》一文中曾提到过,“自由职业者的多劳多得的确有更大收入空间。但是灵活性、机动性也代表着收入的不稳定性。”
而全职短视频创作博主也属于自由职业中的一员,不稳定的收入同样让大部分博主失眠、焦虑。
在“-LKs-”对博主睡眠情况调查的数据显示,20.6%的博主沾头就睡,39.7%偶尔失眠,39.7%经常失眠。
此外,在“做博主后的症状”调查中,62.5%的博主感到疲劳焦虑,51.3%会情绪低落,47.8%脖子、肩膀、腰疼。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即使是上万人关注的博主,也仍然需要“拼身体、拼想象力”,因此,对于大部分短视频创作博主而言,失眠、焦虑已经是常态。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未来博主们似乎也难以避免新鲜度下降带来的寒潮。
3
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抱团取暖
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其官网文章称,协会组织有关短视频平台对2019版《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对原有21类100条标准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完善。
其中,《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第93条规定,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
然而,这对于视频剪辑博主而言,很显然是致命的一击。
根据《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12426版权监测中心对10万多名原创短视频作者、国家版权局预警名单及重点影视综艺等作品的片段短视频进行监测,累计监测到3009.52万条疑似侵权短视频,涉及点击量高达2.72万亿次。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通过影视剪辑的全职短视频博主收入将直线下降。
而这似乎也给所有短视频博主一个间接的“警醒”,在不同的因素影响下,短视频单一的格调迟早有走不通的一天。
为此,多方向发展似乎成为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例如穿搭、探店、美食、护肤,平价的、好用的、适合人群广的等等。
但这也意味着,大多数的博主需要加强各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且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
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博主告别孤军奋战,选择加入组织。
从直播转战短视频领域的小米,签约了厦门一家MCN机构。在她看来MCN机构与自己的关系,更像经纪公司与签约艺人。
MCN机构负责统筹、策划内容,根据视频博主的特点安排角色、类型。而她只要专注驾驭好内容创意,提升自身技能与个人魅力即可。和直播的公会制度不同,很多视频博主从竞争关系成了合作关系。
在短视频平台打赏、补贴都微不足道,MCN机构考虑的是短视频商业化的全过程,以及像剧组一样按照贡献值的收入分配。
像小米这样的性格特征明显,有特殊艺能的视频博主,会有独立作品和IP,资源和收入上自然会更加倾斜。
短视频领域的一个特点是,商业化方面个人、机构走在了前头,在变现模式上推陈出新,也产生了不少吸金能力超强的博主和机构。
但是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也被业内人士逐渐关注,那就是平台的商业化变现依然处在困窘的状态。
短视频行业只有把内容生产者、观众和行业氛围“养熟了”,才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或许,在将来通过审视平台与用户喜好,来打造自身多元化风格的博主会越来越多,内卷也仍然会难于避免。
即使那些坚持要在短视频行业走下去的博主,对未来的每一步艰辛似乎也早有预料,但依旧很难做到坦然自若。
来源于互联网那些事 ,作者永遇乐
发布于:江苏
借力王牌IP、品效双爆发,这些抖音商家把整合营销玩明白了
营销领域有句话,叫“有节借势,无节造节。”
无论是借势节点还是自造节,依然是品牌商家们发力整合营销的一大抓手,借此播种心智、发布新品、传递形象换新。
但当营销进入3.0时代,有两大变化已经发生:
一是渠道去中心化过程中,内容成为核心的沟通媒介,传播载体与销售渠道走向一体化;二是受存量竞争等因素影响,大家在营销方面的预算有所缩紧,高举猛打的广铺面打法不再适用。
也因此,商家们对营销效果的诉求更高了,希望达成曝光与业绩的双增长与相互驱动,也即品效合一,力求用有限的钱包砸出最大的水花。
浪潮新消费发现,在这一大趋势下,有一些本地生活领域的连锁品牌已经摸到了门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系统玩法和营销方法论。
过去几个月中,五一、端午、儿童节、618等大小节点不断,夏日经济也持续升温,餐饮、酒旅、休闲娱乐等行业迎来消费旺季。就在近期,一众品牌晒出了自己在抖音生活服务做IP活动营销的战报,战绩亮眼:
呷浦集团旗下中高端火锅“湊湊”刚刚过了八周年生日,总交易额突破了5000万元,总曝光1.5亿;
电动车界黑马选手“九号电动”,在参与抖音心动大牌日期间,拿下近亿元交易额,成交客单价高达4300元,全网曝光量破5亿;
每逢夏日人气暴涨的玛雅与奇梦海滩水乐园,在高温来临前就卖出28.5万张门票,其中抖音渠道占比80%以上……
这些人气火爆、交易卖爆的商家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观察湊湊、九号电动、玛雅与奇梦海滩等商家案例可以发现,他们主攻的是两大主流场景,一类是品牌大事件的打造;另一类是产品上新。
浪潮新消费注意到,这些商家都选择将抖音作为发力整合营销的主阵地,他们通过在货品、内容和全域三大方向创新布局,并借力平台的两大营销IP(抖音心动大牌日、抖音心动上新日),在活动期间赢下了声量和销量的双爆发,其中共性打法值得借鉴参考:
1、独创新奇特“王炸”货盘,以产品力+价格力拉高心动指数
一个足够王炸的好产品,天生就带有话题性与营销力,是影响生意成败的本源。
近期集中涌现的这批商家,对好产品是这样诠释的:打造新奇特的独家货盘,同时在营销活动期间提供全网最具竞争力的价格。
在产品创新方面,湊湊与海马体的策略不谋而合,都是通过借势“国潮”为产品添色增亮——
今年适逢“八周岁”的湊湊,瞄准了火遍大街小巷的“新中式”,将这股源于服饰领域的美学引入餐饮界,在抖音心动大牌日期间打造国风就餐主题场景,将国风元素融入锡盟草原羔羊肉、台式Q鱼丸等应季新品,并打通呷浦集团推出畅吃卡,增加性价比吸引力。
而“精致写真鼻祖”海马体更是国风时尚的老玩家,今年6月,海马体联合曲江文旅在端午开启第四季国风季,首发了年度TOP级新品国风照,装造选择从温柔甜心风、水墨青花风到冷艳破碎风多达近100款,试图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东方味道。
以潮流赋能产品是“巧借新势”,还有一类产品创新路线则是“归本溯源”。
在6月抖音心动上新日期间,海底捞就走进了贵州雷山,深入挖掘非遗技术鱼酱酸精髓,在抖音首发了夏季新品“酸汤口味锅底”,基于夏季食酸开胃这一风俗,将小众地道风味推向了大众餐饮市场。
夏日经济中,消暑娱乐活动也是一大消费热点。
5月末,水乐园玛雅、奇梦海滩就联合抖音心动上新日IP瞄准细分人群,上线了“早鸟福利+畅玩通卡+亲子季卡+多人季卡”的独家丰富货盘,并使出“全网最低价”杀手锏直接让利、提前放价,卖出了28.5万张门票。
这些商家虽然身处餐饮、旅游、摄影服务等不同行业,但他们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思路存在共性:
其一是提前洞察需求痛点,结合地域、时令、非遗等因素,制造货品的新奇感与稀缺感;其二是抓住时下流行趋势为产品赋能,打造内容化产品,为后续传播提供话题性;其三是通过多SKU的货盘组合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拉高整体的市场占有率。
2、定制创意型内容玩法,以庞大声量带动消费爆发
打造出优质供给后,如何通过营销来放大生意?
过去我们常说“产品为王”,但现在更主流的一种声音是“产品为本”,也就是说,在拥有好产品的前提下,商家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高效的营销手段四两拨千斤。
而内容,就是这个四两拨千斤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商家选择抖音作为发声源头的原因。据《浪潮新消费》观察,很多本地生活商家都将新品首发、官宣大事件的主阵地放在了专场直播,集中资源超强曝光,这些直播呈现出两大共性趋势:
第一大趋势,是找准流量扩声筒,通过平台IP、明星达人、老板、冠军、大师等超级符号来强化品牌背书,引爆流量峰值。
比如湊湊的八周年庆直播,品牌联合了抖音心动大牌日IP开启双会场发布会,呷哺集团总裁&湊湊老板现身送出惊喜福利,海马体同样邀请来老板坐镇,创始人乌里空降直播间,深入解读了品牌与国风文化的渊源,在抖音心动上新日IP的加持下,品牌还邀请到了张睿、文琪等明星达人滚动开播。
九号电动选择的超级流量载体是“冠军”,品牌自建“九号电动和LNG英雄联盟杯”赛事,邀请冠军直播互动,并借助赛事声量,以直播短视频、选手短视频等方式布局后期运营,积累长线宣传效应。
第二大显性趋势是直播间的内容化、场景化创新,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在地感观看体验,提高品牌的话题度和讨论度。
海底捞就将自己的直播间直接搬到了贵州雷山,开启户外直播,对新品酸汤食材进行溯源,特邀非遗大师白坐腾亲赴现场解说传统工艺,并有贵州苗寨歌舞表演助阵。
同样在内容、场景上下足功夫的还有海马体,在千年古都西安城奉上了一场“国风大秀直播盛宴”,通过模特走秀、在线展示成片的创意内容吸引用户驻足热议。
玛雅&奇梦海滩,选择四园联动同步发力直播与达播,直播间布景突出“玩水主题”的清凉感和趣味性,通过高温等细节展示吸引用户种草下单。
更高的声量,意味着更大生意的可能性。
据品牌战报显示,海底捞在活动期间总支付达到1.2亿元,酸汤锅底新品售卖了3600万元,新客数超36万,成功打造出“食材溯源+场景直播+社交玩法”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玛雅&奇梦海滩,在首发当天完成总交易超过5000万,年同比增长577 %。
这些商家从特色产品出发定制的优质内容,在与平台IP等超级符号相互绑定的过程中,声量呈现指数级放大,在全域价格力、各类福利抓手的配合下,成功打通从认知、兴趣、种草到转化的链路。
3、线上线下协同作战,以抖音为原点引爆全域增长
虽然本地生活的生意朝向线上化转移,但不少决策环节和真实体验仍然发生在线下,品牌营销的全域布局至关重要。
近期战绩亮眼的商家们还有一个特点,大多是“连锁型”品牌,他们不仅在线下拥有大量实体门店和服务场景,在线上也依靠规模化优势组建了矩阵式的传播窗口。
也因此,他们在整合营销实践中打的是一场“全域协同作战”,以抖音为爆破原点,带动全域曝光增加、生意增长。
在协同策略上,上文提及的海底捞、海马体的实景活动直播是一种思路,能够在节点双线打造big day,一举拉高品牌势能。
另一种以达人和用户为核心媒介,在线上活动主会场与直播间等场景中提供优惠产品、激发互动,同时借助线下达人和消费者参与产品体验,反向“安利”。
例如Club Med、海马体、玛雅&奇梦海滩,都在抖音推独家产品、互动营销的同时,积极布局本地达人探店打卡,形成双线联结。
其中海马体邀请了百万粉丝级博主和神秘KOL分享门店体验短视频,包括国风毕业照、证件照等品类,从店铺环境到专业水准、服务态度,全方位排雷种草。
来自法国的旅游度假连锁集团Club Med,地中海邻境产品线川渝地区首家度假村Club Med地中海邻境·黑龙滩度假村在618期间开业预售,将抖音作为线上唯一首发渠道,采取“大场直播预热+超级大场首发”的形式,多时段烘托开业气氛,配合超头部达人线下探店为直播预热宣传,首发当日交易额超过1300万元,并借新村首发带动全集团销售转化。
九号电动则将双线联动寄托于用户,在IP主会场推出宠粉玩法的同时,开展了九友会开放日、产品经理见面会等线下活动,这些真实反馈到线上,具备多次传播的长尾效应。
开展双线一体化营销的意义在于,以抖音为兴趣源头抢占用户注意力、直接带动线下客流,又以线下事件与真实体验来反哺线上的声量与销量,最终形成生意的滚雪球式增长。
近期涌现的这批商家,都是在参与平台营销活动期间赢下了品效高增长业绩,也让我们关注到其背后的推手:抖音生活服务平台的两大营销IP——抖音心动大牌日、抖音心动上新日。
在过去两年的运营中,抖音心动大牌日、抖音心动上新日在餐饮、酒旅、综合等行业都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助推大量品牌创下“高光时刻”。
2022年,塔斯汀就曾在在抖音心动上新日发布新品完成品牌亮相;2024年初,海底捞在抖音心动大牌日过30岁生日,太二酸菜鱼也曾在抖音心动上新日首次推出联名产品,达成交易破峰。
2024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宣布,两大营销IP在流量投入、中心化玩法和资源整合方面再加码,意味着平台IP的品效扶持能力也迎来了跃迁式升级,也因此,今年上半年借由IP营销活动出圈的商家数量激增。
从抖音生活服务商家们的案例中,可以总结出一套IP营销方法论:
策略方面,将平台的两大营销IP融入自身节点规划,将自然热点(如传统节日、暑期经济、大促等)、平台资源(抖音心动品牌日、抖音心动上新日)与品牌策划(周年庆、品牌升级、新品首发等)形成一股势能合力,主动制造话题性大事件;
核心打法上,以产品为箭,营销为弓:一方面,通过货盘创新与价格优惠来打磨“箭”的锐度,另一方面,将优质内容与平台IP提供的资源、玩法、流量等放大器相互绑定,并通过线上线下全域协同配合来放大“弓”的张力,达成品效销爆发;
长期战略上,围绕品牌内核打造体系化营销,构建超级符号,如海马体每年6月都开展“国风季”营销,至今延续到第四季,深度培育了“拍国风大片就来海马体”的用户心智,延续了品牌与人群资产的沉淀。
越来越多的商家将整合营销主阵地放到抖音,一方面与内容平台特性、用户消费习惯变迁相关,另一方面也源于在平台的IP营销活动中看到了诸多成功实践,从中找到了可借鉴学习的营销创新方法论范本,为生意带来切实增长。
回到用户行为原点来看,日活数亿的抖音,流量基本盘庞大、内容生态活跃,成为流行趋势兴起的一个源头,大量消费者通过抖音获悉最近流行什么,有哪些吃喝玩乐的潮流生活方式,平台内的兴趣内容让人们在“闲逛”中产生消费需求。
这种兴趣内容创造需求的商业逻辑是“店找人”链路,不同于传统本地生活平台“人找店”的功能型逻辑,由于“店找人”模式位于消费决策链的上游,按照上游打下游来思考,抓住海量用户有先发优势。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内容平台的本质,意味着传播媒介与销售渠道一体化,具备了品效双收的特点,观察实践可以发现,不少商家除了促成平台内的生意,同时收获了品牌心智塑造、流量外溢的增量价值,因此选择将抖音作为可持续经营的主阵地。
2024年下半年,各大营销节点不断,已经有大量商家开始加码投入,在平台IP的助推下,尝试在抖音用流量带生意、用声量造品牌。
发布于:上海[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