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研发“世界之最”!福州这位女经理,太牛了! 中国产品和技术助

2024-09-02 11:50:43  人气:64

研发“世界之最”!福州这位女经理,太牛了! 中国产品和技术助力非洲摩托“电动时代”加速到来 

研发“世界之最”!福州这位女经理,太牛了!

研发行业领先的光通信产品100多种、申请35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研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开放式线路系统……这些荣耀背后是一个响亮的名字——王向飞。

她是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高级研发经理,被福州市总工会推选为“2024年福州工匠年度人物”。

推动40G到800G

打造数据“高速公路”

走进位于福兴经济开发区的高意集团,在产品展示厅,不仅能看到该企业领跑全球市场的模块产品,还能看到一面发明专利的展示墙。

这里展出的证书只是随机挑选的一小部分,企业有300多项专利,而其中王向飞个人就有35项。

在高意集团从事通讯行业已整整20年,王向飞扎根通讯领域,带领团队科研攻坚,研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开放式线路系统,助力将数据传输速率从40G提高到800G,光信号放大数百倍。

通俗地讲,我们使用手机从最初下载图片卡顿到如今移动支付盛行、抖音等视频直播流畅、AI人工智能发展乃至数字经济腾飞,都需要数字底座支撑,其中就包括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

如果说数据是一辆行驶的汽车,那么作为数据承载体的光纤就是一条高速公路。

王向飞团队的工作目标就是让车速更快,高速公路更宽广、更通畅,从而满足更多汽车同时高速行驶。

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研发世上最小的开放式线路系统

对王向飞来说,做研发是一种乐趣,把灵感变成现实,帮客户解决问题,让世界变得更好……这些都是正向的回馈,激励她不断进取。

2021年,王向飞带领团队耗时6个月攻克技术难题,不断尝试、失败、调整、重来……修改设计方案20多遍,最终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研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开放式线路系统。

当时,客户提出要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体积缩小到手机大小的1/5。

这种光信号放大器,顾名思义,即在信号通过的纤芯中掺入了铒离子,使光信号长距离稳定、高效传递下去。当年,它的尺寸一般为200mm×150mm。面对将其大幅缩小的要求,一些中外专家开了多次国际会议讨论,大家纷纷摇头。

面对“不可能”的要求,王向飞却说:“让我试一试。”她开发了光纤涂敷技术来解决光纤熔接点的防护,节省了保护套管空间;采用世界上最小的光器件,充分利用模块凸起的“阁楼”,设计成多层嵌入式结构,最终研发成功。

王向飞并未就此止步,这几年她又继续带领团队科研攻关,将掺铒光纤放大器的尺寸从85mm×13mm进一步缩小到25mm×13mm,仅手机大小的1/8至1/10。这给行业带来的是根本性变革。

王向飞通俗地解释道:“掺铒光纤放大器体积变得灵巧,从独立封装到集成到高速硅光模块。光的网络层在电信领域从集成机柜变成可插拔式,从传统客户定制化到遵循多供应商协议,通过标准管理接口实现通用,由此光网络设备解耦,数据流量成本更低,老百姓上网更便宜。”

“传帮带”培养人才

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

凭着精湛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理念,王向飞至今已研发了100多种光器件和模块、光系统等新产品,先后完成创新成果85项,成果转化72项,加速了福建省本地光电产业由大变强的升级步伐,新增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

通过福州市总工会“工匠学院”、职工三创大赛、“师带徒”以及人才驿站、高校生实习、讲座、培训等方式,王向飞累计培养了本地光学、物理、机械、电子、软件等技术人才300人以上,带动了福建省200多家上下游光电企业在行业内的技术发展。

2014年至今,她先后主持省市重大科技项目6项。其中,2021年领导的柔性结构光模(FlexSOM)掺铒光纤放大器项目团队,荣获福州市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王向飞个人也获得了福州青年科技奖、最美科技工作者以及福建省总工会授予的“金牌工匠”“数字工匠”等荣誉。

当被问及成功的秘籍,王向飞简单而有力地回答了四个字:“因为热爱”。

“一个人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一种幸运。只有热爱,才会精益求精。”

带着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改变世界、改变生活的理想,王向飞带领团队在光器件与光模块方面做到世界领先,重构行业对该领域的认识。

王向飞说,她还想做飞向更高远的“追光者”……

(记者 赵铮艳/文 陈暖/摄)


中国产品和技术助力非洲摩托“电动时代”加速到来

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在电动出行方面,中国是许多非洲公司灵感的来源。”说起中国生产的电动摩托车及配件,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电动摩托制造商雅诺什·比萨索这样告诉记者。

比萨索在坎帕拉经营一家电动摩托车企业。这家企业从中国进口锂电池,在当地组装成电动摩托车。他告诉记者,客户购买摩托车后,可以享受“换电”服务,随时把用完的电池送到更换站换取充满电的电池。对于客户来说,这样的换电模式比使用燃油摩托车加油更便宜。

2021年3月2日,护林员在肯尼亚内罗毕试骑中国台铃集团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新华社发(乔伊·纳布科瓦摄)

截至目前,比萨索经营的企业已经售出1600多台摩托车,建立了80多个电池更换站,并在换电网络中部署了3800多个电池。他满怀期待地告诉记者,随着客户持续增加,企业还计划今年建立东非最大的锂电池组装厂。

比萨索说,中国无论是电池技术还是电动车辆技术都非常好,非洲企业目前在运营期间无法在本土获得的组件,基本都来自中国。

乌干达只是一个缩影。越来越多非洲国家企业与中国伙伴合作,开拓电动摩托车的广阔市场潜力。

摩托车在非洲国家的“马路文化”中有特殊意义。由于灵活、便捷的特点以及相对便宜的价格,摩托车是不少非洲居民出行的重要选择,不仅作为私人交通工具,也是重要的公共交通出行工具。

随着网约“摩的”的兴盛,摩托车市场正迎来巨大发展机遇。而电动摩托车在成本和环保等领域的优势均好过传统燃油摩托车,正推动非洲交通出行实现新的改变。

在肯尼亚,27岁的摩西·基马尼在一家来自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瀚麟(非洲)担任市场部经理。说起自家生产的电动摩托车产品“boda-boda”,基马尼赞不绝口。“中国电动摩托车的启动速度和加速性能非常强劲,完全不输燃油摩托车。它非常适合我们这边的环境,既灵活又高效。”

这是2021年3月2日在肯尼亚内罗毕拍摄的中国台铃集团提供的电动摩托车。新华社发(乔伊·纳布科瓦摄)

在内罗毕郊区的一个巨大仓库里,电动摩托车初创公司ARC Ride的团队正在忙碌地处理从中国交付的数百辆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这家企业研发、组装、销售都在肯尼亚,但主要零部件还是从中国进口。

肯尼亚拥有非洲最大的“摩的”市场,大约520万人从事摩托车运输服务。当地有一种说法,平均每10个肯尼亚人就有一个依靠摩托车谋生。随着近年来燃油价格上涨,当下电动摩托车每公里的运营成本只相当于燃油摩托车的十分之一。“摩的”骑手如果使用电动摩托车,一年左右就能把购车款省出来。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非洲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将增长到50.7亿美元,成为当地可持续交通转型的主导产业。不断增长的市场前景让不少非洲企业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生产和销售电动摩托车。

从环保角度来看,电动摩托车符合当下许多非洲国家鼓励电动化出行的趋势。肯尼亚、乌干达、南非、贝宁、卢旺达等国纷纷出台鼓励电动化出行的政策,给电动摩托车推广提供了友好环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乔伊斯·姆苏亚说:“非洲国家电动摩托车日益普及,将有助于当地降低空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从摩托车制造产业链到电池和电动化技术,中国企业物美价廉的产品和过硬的技术经验,顺应当地企业实际需要和非洲绿色转型趋势,正推动非洲摩托“电动时代”加速到来。

来源:撒哈拉视野公众号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