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0 08:47:17 人气:3
马克龙为什么说,法国准备脱离北约呢?,
关于法国可能会“脱离北约”的问题,马克龙并非仅仅是说说而已。以法国的秉性以及曾经的“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的经历,完全存在着“历史重演”的可能。
2月19日,慕尼黑年度安全会议召开,新任美国总统拜登在会议演讲中宣布:美国回来了!北大西洋联盟回来了!显然是在宣告:美国仍然对北约有着不容置疑的领导力和控制力。然而,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后的讲话中不难听出,法国与美国唱起了“反调”。马克龙声称,法国继续留在北约的意义已经不大,法国可能会考虑脱离北约。
其实,法国早有脱离北约之意,这从马克龙此前的讲话中就已露端倪。2018年11月,一战结束百年的纪念活动在巴黎举行,在纪念活动之前及活动中,马克龙曾正式提及组建欧洲军的事宜,但遭到了美国的严厉批评,导致美法关系一度紧张。去年,痴心不改的马克龙又提出了“北约脑死亡”论。建立欧洲军就会削弱北约,北约已经“脑死亡”的说法则是在政治上宣判北约已经是“植物人”。尽管这只是法国认为,但显而易见,法国已经有了拆散北约或脱离北约之意。
从提出“组建欧洲军”,到抛出“北约脑死亡”论,再到明确表态“可能会脱离北约”,这显然不是马克龙的一时心血来潮,也不仅仅是对美国发泄不满,而是法国基于世界格局变化的趋势早已拟定的战略选择,其实质就是“戴高乐主义”的回归。所谓的“戴高乐主义”,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独立的防务。二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之理念。显而易见,马克龙是想恢复法国的大国荣耀,并将欧盟打造成世界一极。而法国之所以曾离开北约长达四拾年,就是基于此原因。
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欧洲和北美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是西方国家联盟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当时成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遏制苏联。北约成立于1949年8月25日,法国是创始国之一。而法国之所以在美国的鼓动性参与创建北约,也有两个目的。一是担心苏联从东欧向西欧渗透会危及法国。二是为了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所以说,法国加入北约也并非完全“心甘情愿”,这也为法国此后的脱离北约埋下了伏笔。
二战中,法国死亡人数达到150万人以上,其工业生产下降了近60%。二战结束时,法国可以说是一片废墟,显然急需重建。而那时,美国意识到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对付苏联。所以,美国想充分利用欧洲国家来对抗苏联。为此,美国决定实施“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其原理就是帮助欧洲重建,使欧洲有能力抵消苏联的部分压力,从而减轻美国的负担。而法国恰恰也需要这些重建资金。于是,法国也就“入套了”。
1950年后,法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一样,在美国的资金扶持下,重建工作进展顺利,渐渐恢复了元气,也就重新有了恢复大国情怀的想法,加之苏伊士运河战争使法国意识到美国的“自私”,也就更加有了不能完全依靠美国的想法。及至在阿尔及利亚解放战争中的受挫,更使一直都有大国情怀的法国产生了摆脱美国的心理,在戴高乐将军重归法国政坛后,终于推动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使法国脱离北约,实行了独立的外交政策。
近现代以来,决定欧洲大陆命运的欧洲国家其实只有四个。即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法国。由于俄罗斯始终未被欧洲大陆国家认可,起主导作用的其实就是英,法,德三国。有历史学家曾对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大欧洲历史强国之于欧洲的作用做过剖析,并阐述了各自的战略特点。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英国实行的是“离岸战略”,即,作为岛国的英国,且又是个全球性思维的国家,英国对欧洲大陆事务是根据需要介入。战略目的是既不能让欧洲有完全主宰欧洲事务的国家存在,也不能看着欧洲国家整体过弱而被其他区域势力左右。所以,英国有时会强力介入欧洲大陆事务。比如受法国之邀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遏制了沙俄对欧洲大陆的扩张。英国也会选择离开欧洲,比如现在的“脱欧”,尽管有受美国挑唆之因,但亦有英国不愿让法,德主导的欧盟过于强大之意。毕竟,英国不是欧洲大陆国家。
德国一直都有“欧洲大一统”梦想,这也是它的战略目标。德国同时又是个极为现实的国家,它对欧洲之外的国际事务其实并不是特别关心,它最在意的只是欧洲大陆事务。所以,对于世界政治议题,德国并不是很热心,尤其是在意识形态上,德国总有自己的思维和考量,而不是亦步亦趋于美国。所以,基于利益,德国能够与俄罗斯合作,也能与东方重要国家保持经贸合作关系。尽管在做强欧洲的目标上与德国一致,但显然,法国的战略思维与德国还是有区别的。
法国有两个标签。一是“高傲的高卢雄鸡”。另一个是“浪漫的法兰西”。“高傲”既是源于法国人的性格,也有着历史成因。拾七世纪时,路易拾四奠定了法国成为欧洲霸主的基础。法国通过“遗产战争”战胜了西班牙,通过法荷战争战胜了荷兰。而那时的德意志仍然是一盘散沙。所以,法国自此成为了欧洲强国,及至拿破仑时代一度达到了巅峰。尽管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后,特别是普法战争的战败使法国逊色了,但在英国的“离岸战略”扶持下,法国依然是欧洲的强国之一。
法国的战略重点并不仅仅是欧洲,它其实也是具有世界性思维的国家。尤其是在非洲,法国的势力范围一度在世界上无出其右。直到现在,仍然有2亿6千万人说法语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法国当年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来说,当年的法国确实也有“高傲”的资本。不过,一场二战却使法国颜面尽失,自此后,曾经的“高卢雄鸡”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浪漫的法兰西”也被赋予了另类意义。法国自此陷入了“纠结”之中。
人所共知,二战打响后,面对老对手德国,在极短的时间里,法国就举起了双手。无须别人嘲笑,浪漫的法国人自己都觉得抬不起头。所幸的是戴高乐将军的及时站出和不放弃抵抗,给法兰西民族留下了最后的颜面。二战结束后,凭借戴高乐将军的抵抗事实及英国的力挺,法国得以成为了孕育于二战而成立的联合国五常之一,保留了大国地位和颜面。
二战结束后不久,法国人的浪漫基因又起作用了。就像英国抛弃丘吉尔一样,具有革命精神的法国人也抛弃了戴高乐将军。尽管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有了起色,但在1950年代后,法国又遭到了两次重创。一场是阿尔及利亚解放战争标志着法国在殖民地国家中的影响力大降。二是苏伊士运河争夺战的失利使法国人意识到自己的国际地位已经不在。
1956年,曾经的两个世界性大国英国和法国联合发起了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战争。然而,在美国和苏联的严厉斥责及巨大压力下,英法两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这使英国和法国同时意识到,它们的实力已经与大国名头不符,曾经的世界一极身份已经成为过去。不过,英国和法国却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英国人自此以后铁了心跟定美国。而法国则产生了重建欧洲大陆国家联盟,并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世界另一极的想法。因为,苏伊士运河战争使法国意识到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并不会为了法国而拼命的事实。毕竟,法国不是英语系国家。
1958年,戴高乐将军重返法国政坛,并成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此后,戴高乐将军也就开始了他的使欧洲成为世界另一极的战略转型及操作。1952年,英国有了自己的核武器,这深深地了法国人的神经。因为,英美两国不愿与法国分享核技术。于是,法国人也开始了赌气式的核武器研发。1960年,法国的第一颗爆炸成功。自此,法国胆壮了,也就开启了脱离北约,重建世界一极的行动。
在1965年的北约部长级会议上,法国阐述了戴高乐主义的原则,即欧洲的防卫理应由欧洲人领导。实际上就要美国交出北约的欧洲防务指挥权,并移交给法国。然而,美国不仅拒绝了法国的要求,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北约军事指挥权的控制。一怒之下的法国于1966年单方面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要求美军撤出法国。1967年,美军全部撤出法国。
在法国犹豫是否退出北约的那段时间里,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妙变化。当时,由于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在与苏联的冷战中,美国一度处于了守势,这令法国很焦虑。因为,如果苏联从东德方向突破的话,法国就会是首当其冲者,而远在北美的美国却并没有多大危险。所以,法国有必要通过行动来减少苏联的敌意。于是,戴高乐将军于1966年访问了莫斯科,并签署了旨在促进欧洲各国关系正常化的《法苏宣言》。不可否认,目前的世界格局又一次发生了妙变化,所以,法国也就又一次将“脱离北约”战略提上议事日程。
法国脱离北约以及加强欧共体建设,明显有着摆脱美国控制的意味,但也不是要倒向俄罗斯。它的目的就是要在欧洲防务上成为主导者,并在政治上与德国一起领导欧盟,并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在1966年脱离北约后,法国随即于1967年联合意大利,联邦德国,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这五国成立了欧共体。法国的心思是显而易见的。从历史,行为方式以及“高傲和浪漫”基因来说,法国确实是个特立独行的国家,它不愿受人指挥,所以,它一直想将美国和俄罗斯排挤在欧洲之外。所以,才会根据世界格局的变化调整战略方向。但是,由于二战带给法国的阴影及纠结,法国的行为似乎又总是留有“后手”,比如在脱离北约问题上,法国就是如此。
之所以使用了“脱离北约”而不是“退出北约”,这是有讲究的。原因就在于法国1966年并不是退出北约这个组织,而仅仅是“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并非是完全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直白的话,法国只是使军事指挥权独立于北约的指挥系统之外。而事实上,在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后,法国仍然要支付北约15%的会费,这个数字只是低于美英两国。所以,2009年萨克齐执政时期,法国又重返了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而现在马克龙口中的退出北约其实还是指“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而不是要彻底与北约决裂。
马克龙之所以要执意脱离北约,其实就是要回归“戴高乐主义”,根本目的是要“强调法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以及在国际机构中的领导权。”所体现的其实就是“欧洲人之欧洲”理念,这个“欧洲人之欧洲”的理念中自然不包括美国,当然也不包括俄罗斯。说白了,就是法德两国领导下的欧洲。那么,法国脱离北约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客观的话,概率很大。一是因为年轻的马克龙显然有着很大的抱负,所以他要使“戴高乐主义”回归。二是法国的脱离虽然会削弱北约的实力,但却不会影响北约的军事指挥系统及机制。因为,目前的北约指挥系统与法国并无明显交集。也就是说,法国如果参加北约军事行动的话,它自己指挥自己的军队。所以说,美国不会太过阻拦。三是因为法国和土耳其都是北约中的另类国家,而法国已经有过脱离北约的经历。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既然法国决意那样做的话,以法国人的“高傲及浪漫”秉性,脱离北约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法国一直都不愿被美国指挥,而从骨子里,美国也同样“看不起”法国。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法国人一直对二战中的那段经历“纠结”,一直都想证明自己仍然是世界性大国。但是,美国却时不时的法国。比如,在马克龙提出组建欧洲军时,特朗普曾说过类似“当美国到欧洲时,法国人已经在说德语了”这样的嘲讽之言,显然是在揭法国人的疮疤。而拜登在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美国又回来了”之言,无疑是宣誓美国仍然将领导北约,领导欧洲,这样的话,法国仍然没有出头之日,仍然是美国的小弟。与其这样继续被美国领导,还不如索性做个“游侠”,而这样的思维也恰恰符合法国人的秉性。
[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