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10:01:53 人气:6
“让更多非洲观众感受可亲可爱的中国”(“非洲人的中国缘”) 中国最好吃的大学,食堂有多牛,
“让更多非洲观众感受可亲可爱的中国”(“非洲人的中国缘”)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四达时代集团节目主持人、配音演员周埃乐(宝拉)——
“让更多非洲观众感受可亲可爱的中国”(“非洲人的中国缘”⑥)
本报记者 李晓宏 彭训文 高 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0月16日 第 08 版)
周埃乐(宝拉)接受本报采访。
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扫码观看视频
“太爱吃老北京火锅啦,酸梅汤和火锅绝配!”“谢谢中国同学带着我每天7点起床去跑步”“我离不开中国,这里的电商太方便了”“中国的农用机械卖到加蓬价格实惠、配套服务也好,中国人很务实”……在中国学习生活十余年的加蓬青年、四达时代集团节目主持人兼配音演员周埃乐,说起她在中国的经历,有说不完的话。
小到马路人行道上的盲道圆点提示砖,大到中国便捷的电商网络和跨境电商产业,从美妆护肤经验到独立自主的生活观,在周埃乐的眼中,在中国的经历拓展了她的视野,给她许多思想启迪,帮助她不断成长。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中,这个非洲女孩热情、直率地讲述了她眼中可亲可爱、充满活力的中国。
“中国朋友给人感觉特别温暖”
“我那时是班里的大明星!”说起刚到中国的故事,周埃乐打开了话匣子。“本科班里有70多个学生,只有我一个外国人。大家都带着我学习。”
2008年9月,周埃乐从加蓬来到中国学习中文,一年后,她通过中文水平测试,入读北京科技大学,并在学校度过了7年本科、硕士学习时光。
“我的中文大名叫周埃乐,这是我刚到中国学习中文时,我第一个中文老师根据我加蓬名字的音译取的。宝拉是我的中文小名,也是我加蓬名字中一部分的音译。”宝拉回忆,从零基础学中文,到能流利地用中文表达,她用了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身边老师同学的热情帮助,让她快速又快乐地融入中国,也因此爱上中国。
“环境特别重要。”宝拉回忆,“大学期间,我的同学带我一起7点起床出门跑步,吃完早餐然后去上课。周末,他们约我一起去图书馆自习,告诉我,平时多看书,知识才能巩固,考试前就不会太紧张。和中国同学在一起,我养成了很多至今受益的好习惯。我记得我和同学一起去王府井图书大厦,有一层有试用点读机的柜台,我就在那拿着点读机扫描中文图书,逐字逐句地学中文,太有意思了。”
入学时,班主任特意给宝拉一张全班同学联系方式的卡片,告诉她遇到任何困难都能随时联系老师同学;上课时,许多老师特意嘱咐宝拉,如果讲课进度太快,知识点不好理解,可以随时到办公室找他们“开小灶”;逢年过节,宝拉的同学争相邀请她到自己家做客,带宝拉“打卡”不同城市……“大家都非常热心地帮助我,中国朋友给人感觉特别温暖。”宝拉说,“到现在,我和很多同学还是非常好的朋友。”
来到中国的十多年里,宝拉从一名从非洲来华的留学生变成一名闻名非洲的主持人兼配音演员。这并不在宝拉来华的最初规划中,却是宝拉非常满意的职业选择。
“最开始决定来中国学习,是因为我父亲觉得中非合作很紧密,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可能成为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他希望我回加蓬发展。毕业后,我自己决定留在中国,在四达时代做主持人和配音演员,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她说。
“在非洲,我们日常最容易接触到和中国相关的东西是香港电影。在来中国之前,我以为所有中国人都会武术,会飞檐走壁。”宝拉笑着说,“来到中国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中国发展得这么现代化,有这么多新鲜有趣的事情。我想让更多非洲朋友看到当下的中国,最新、最真实的中国。”
“最大变化是思想上的变化”
如今,宝拉仍然保持着7点起床的习惯。每天健身后,她会漂漂亮亮地来到公司,8点半开始一天的工作:录制节目,外出拍摄,写稿剪辑……最近,宝拉的工作时刻表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这里我可以向非洲同胞介绍中国真实发生的故事,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宝拉说,她主持介绍北京新鲜城市发展动态的专题片《最北京》、新闻类节目《中非直通车》、影视剧推荐类节目《OH!DRAMA!》和法语美妆节目《S-Belle》、英语美妆节目《Golden Venus》等。在节目中,她不仅向非洲观众分享美妆、音乐和影视剧潮流等轻松愉快的娱乐内容,也向他们介绍中国发展、中非合作的最新动态。她既是节目主持人,又是记者、配音演员,也参与许多与其他媒体合作的中非合作相关报道、视频录制工作。
宝拉介绍,她和四达时代结缘已久:大学读书时,她曾经参访过四达时代,四达时代的营业内容让她既惊讶又欣喜,此后她来到四达时代实习,参与译配工作。毕业后,对四达时代传媒工作念念不忘的她,应聘成为四达时代的正式员工。
创立于1988年的四达时代集团,自2002年开始深耕于非洲广播电视数字化领域。目前,四达时代已在非洲30多个国家开展数字电视和互联网视频运营,拥有包括自办频道在内的830多个电视频道,累计发展付费数字电视用户1700万,移动视频用户5000万。将中国电视剧翻译成英语、法语、葡萄牙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祖鲁语和约鲁巴语等20个语种并在非洲播出,是四达时代的一项主要业务。在四达时代,和宝拉一起从事配音工作的非洲配音演员还有数十名。
“四达时代有这么多好节目,可以让非洲人都看到,这太特别了。”宝拉说,“在这里,我能告诉非洲同胞,中国不仅有熊猫、功夫、长城这些耳熟能详的东西,还有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多样化的文化传承和保护、超级方便的电子支付和电商平台。”
随着中国援非的“万村通”卫星数字电视项目的实施,四达时代集团作为实施方承建该项目,为非洲23个国家的10112个村落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截至2024年8月底,“万村通”完成了20个国家9512个村落项目建设,受益人口超过千万人。越来越多非洲当地人足不出户便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中国优秀的影视作品。
“我父亲最开始总希望我回加蓬工作,现在,我在四达时代的工作,让很多非洲人都认识了我,也有很多非洲观众通过我了解了可亲可爱的中国,我的家人逐渐接受和认可了我的选择,他们为我感到骄傲。”宝拉笑得很开心。
“投身中非合作大潮是我的心愿”
在中国拍摄与盲人出行生活相关的微电影;在北京吃火锅,喝酸梅汤,体验胡同生活;在电商平台网购衣服、美妆产品,享受快递“半日达”的便捷购物服务……宝拉说,在中国,她最重要的改变是:她变得思想更开放了,也更专业、更独立了。
“在大学,我学习物流管理专业,这段学习经历提高了我的综合能力。我意识到,我不仅可以做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可以探索我喜欢的职业,比如主持人。我现在可以独立生活,专业地处理工作相关的事情,我还想通过不断读书学习提高我的能力和见识,探索更多促进中非合作的新工作。”宝拉说。
在与宝拉的聊天中,加蓬、非洲、中国是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在四达时代的工作、在中国生活十多年的经历、在加蓬的亲友反馈和见闻,给了她观察中非关系的独特视角,也让她对非洲发展、中非合作有了新的思考。
吃北京老火锅的时候,她发现北京市民都爱吃涮羊肉,还要配上传统酸梅汤。“中国人把传统的饮食文化保留下来,这还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在加蓬,我们也有很多传统美食,应该传承下来,年轻人不仅可以吃比萨喝可乐,也可以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味,一起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宝拉说。
最近,宝拉还在思考非洲发展跨境电商的可能性。“我太喜欢淘宝了,我离不开中国便捷的电商和物流。真希望非洲也能有这样的电商产业。”宝拉说,中国与非洲国家有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未来的电商合作充满机遇。
在加蓬,中企承建的加蓬让蒂尔港—翁布埃沿海路结束了让蒂尔港只能靠海运和空运对外联系的历史;装机容量16万千瓦的大布巴哈水电站竣工投产近10年来,为加蓬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加蓬最大出口市场地位……如今,中国与加蓬在基础设施、农业、卫生健康、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助力了加蓬经济多元化转型。“中国人非常务实,中国政府讲求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发展经验对加蓬和许多其他非洲国家都适用。”宝拉说。
“现在,加蓬有许多中国公司,我的很多加蓬朋友在中国企业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了更专业的技能,也学习着中国企业及时、高效的管理和生产模式。这对加蓬来说非常重要。”宝拉说,“我期待着未来加蓬和中国的合作更加紧密。无论之后从事什么具体工作,投身中非合作大潮是我的心愿。”
(刘耀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最好吃的大学,食堂有多牛
要说最近最发愁的人,除了忙完论文找工作,焦头烂额的毕业生们,无疑就是高考分数新鲜出炉的准大学生们了。
城市竞争力、专业排名、培养计划……铺天盖地的信息砸到了前十八年基本都在死磕课本的高中生头上,令人晕头转向:这年头究竟啥专业还能好就业啊?
但是,作为过来人,学长学姐或许自己的就业之路也并不顺畅,很难对专业和城市精准地指点迷津。但你要问大学生活要想过得好怎么报志愿,恐怕并非专业和城市令人满意,而是宿舍有没有空调,食堂究竟给不给力。
食堂菜,这个传说中的第九大菜系,直接决定了未来四年甚至七年的一日三餐。在占据区位优势顶端的帝都,就有这么一家高校的食堂,靠农业硬实力,成为坊间流传的“京城第一食堂”,引无数学子竞折腰。
科技食材,
实验田直供
要想食堂味道棒,首先要保证的便是源头的食材,不仅要品质好还要新鲜。而种地,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农业大学。
雄厚的师资力量不仅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高标准开展,丰富的科研成果,也能经常为同学们“加个餐”。
依托学校自己的实验农场和合作基地,食堂能够直接获取部分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这些食材无需长时间运输,确保了新鲜和口感。
从水果、蔬菜、动物、主粮到中药材、保健食品等众多食材都是农大“自家”生产,主打一个安全、科技、品质。所以,保不齐你在学校食堂吃到的鸡蛋、黄瓜或者大馒头,就是是硕士、博士和院士种的。
时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的孙其信,出身农学专业,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的教学、科研工作。2023年,时值农大118年校庆,校长的科研团队也将研制出的科技含量满满的小麦新品种研磨成粉,从学校位于河北邯郸的鸡泽实验站运送到学校食堂,经食堂大师傅们的巧手,做成“花式”馒头满足学生们的味蕾[1]。
该小麦品种名为“农大753” ,具有“高产、优质、强筋”的特点,品质达到国家一级优质麦标准,最适合生产优质面包、面条等食品。与“农大761”、“农大179”、“农大3753”等品种一起,已经累计科技成果转化经费1000余万元,并且有望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新一轮重要换代品种[2]。
“未来感”十足的馒头,作为“校长严选”,农大的同学们也先睹为快,吃上了。
鸡泽试验站,是农大在全国23个校外科研基地之一[3],也是众多科研工作者试验和推广其研究成果的前沿“实验田”。
2023年毕业典礼当天,河北涿州教学实验场利用自主研发的富硒技术,将老师和同学们精心繁育的3000斤桃、2000斤杏、500斤李分发到同学们手中,将“桃李满天下”的美好祝愿送达到毕业生手中[4]。在农大,毕业也要先吃饱。
除了科技感满满的瓜果梨桃、鸡蛋和小麦。农大更是先人一步,让同学们在校内食堂吃上了堪比“全聚德”的北京烤鸭。
面对我国瘦肉型肉鸭市场一度被海外垄断的问题,农大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侯卓成教授带领团队研发了业界领先的全自动种鸭生产性能测定系统等表型智能测定技术和基于低成本的北京鸭全基因组选择体系,只需要采一滴鸭血或者拔一片鸭毛,将其DNA检测出来,就能知道这只鸭子是否能作为烤鸭使用[5]。
利用上述技术持续选育“南口1号”配套系、培育了京典烤制型北京鸭新配套系,如今产品占据高档烤鸭市场的90%以上份额[5]。
美味的烤鸭在食堂师傅紧锣密鼓的筹备下,2024年就已登陆食堂。农大人,真的有自己的“全聚德”和“四季民福”。
2017年,校庆期间,食堂更是收到了2.1万枚来自动物科技学院和校友企业捐赠的鸡蛋、园艺学院提供中农大黄瓜,校友企业甚至还为每位同学提供一杯酸牛奶[6]。
真的是“所有人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农大只在意你吃的好不好”。
农大能用这么多科研感十足的食品研发成果,丰富莘莘学子们的校园餐桌。背后都是光伏农业、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土壤改良、蔬菜种植技术、有机健康食品开发与育苗育种等一大批先进的农学研究。
而超强的农业的硬实力背后其实是农大悠久的历史和科研实力。
在名校林立的北京,农大似乎一直都很低调,而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正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并在1949年,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7]。
从历史渊源上讲,农大不仅走过百年风雨,历史悠久,更是当之无愧的清北亲儿子,科研实力不容小觑也不为奇。
花样不断,
靠一流专业
北京农业大学早在1954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1984年也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8]。
2017年,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其中,涉及95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513个单位和7449个学科,将前70%的学科分9档(A+到C-)进行了公布[9]。
学科评估是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其严谨性和权威性不言自明。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国农业大学,共有6个学科获评A+,在全国高校中列第6位[10];9个学科获评A级,居全国高校第24位,学科优秀率27%,居全国高校第19位[11]。
这足以说明农大虽然低调,但是科研实力确着实强悍。
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纵观获评A+的6个学科不难发现,它们基本都与吃息息相关[11]。农大食堂在口味和形式上能够不断推陈出现,除了王牌专业们贡献的创新食材,更得益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老牌专业的突破与进步。毕竟,你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是研究这个的。
上文提到的清北的亲儿子,绝不是说说而已。农大食品专业学科的奠基人,正是来自北京大学的陈锡鑫先生与来自清华大学的周山涛先生[12],1984年9月11日,北京农业大学成立食品科学系。至今已有40年历史,也是国内第一批建设食品专业的高校之一,并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实验课上,更有专家手把手教学腌泡菜,做酸奶,烤饼干、做冰淇淋、品葡萄酒……科学理论与趣味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轻松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吃着就把学上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的科研经费平均高达1.1个亿[12],如此大手笔的钱用来研究“吃”,想不好吃,都很难吧。
作为农业大学,学校食堂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研究的平台。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在食堂进行实践操作,不仅提升了食堂的技术水平,也带来了新的食材处理和烹饪方法。
来自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倪元颖教授,在学校“智慧食堂”的搭建中,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展示菜品销量信息,优化食堂热门菜品种类、供应量,合理排菜,提高了师生的就餐满意度[13]。
学校充分发挥了在“食物与营养”、“食物与健康”等方面的技术和学科优势,轻松满足每个农大人的健康需求。
到了夏天,减肥的心一定又蠢蠢欲动了,在二智慧食堂,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少量多品类搭配,每天摄取超过25种食物,轻松符合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要求。
同样来自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教授,参与制定了营养健康食堂的团体标准(T/CNSS-012-2021),并制定了第一版中餐食堂营养环境评估标准(NESC-CC),并据此标准对校内各食堂进行了营养环境评分[13]。
为全国人民健康把关的食品学院教授亲自下场指导,小小食堂却不耽误是“国家标准”。
食堂这个门面,
有钱才撑得起来
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食堂要体现公益性[14],也就是说,不管采取何种模式经营食堂,价格都要低于市场价或者等同于周边高校。
教育部要求高校食堂做好稳定饭菜价格的责任[15],所以无论是食材新鲜、模式创新还是追求营养均衡,食堂的每个暖心之举背后都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说白了,有钱才能做事。食堂的管理与建设,本身就仰赖高校的综合收入。
因此,食堂的口碑与水平,某种意义上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侧面证明。这也是之前清华大学的食堂,可以轻松实现荤素拼盘加米饭六块钱[16],在互联网引发讨论热潮的根本原因。根据公开的财务信息,仅2023年清华大学收入就高达约410亿元[17]。
中国农业大学是34所985之一,作为教育部的直属高校[18],自然也拥有一定的资源倾斜,从收入上便可见一斑。仅2024年的部门预算,农大的各项收入合计就将近83亿元[19]。比上市品牌奈雪的茶总市值的两倍还多[20][21]。
做到12个食堂,约1869道菜[22],保质和保量供应还物美价廉,雄厚的经济实力才是最大的底气。
财政补贴带来的充足经费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越“社会”的大学食堂,才能越好吃。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不仅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开放与包容程度,更能从最重要的口味和丰富度上,满足嗷嗷待哺的大学生空虚的胃。
根据市场化的程度不同,自主经营和社会化经营是目前高校食堂现有的两种基本的经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源,建立起的竞争机制,无疑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堂便采取了多元的经营方式,西区的六个食堂中,有三个是学校自营,另外的三个食堂(颐二风味、清真、颐三)为学校和社会餐饮企业的合作经营[23]。很好地协商了公益性和市场性。无论是求划算、求量大、求营养、求口味,都能满足师生们不同的就餐需求。
与此同时,别人家的大学还特别听劝,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意见[24],从早餐的牛奶不够香浓、到想要消失的菜品重新回归上架、以及食堂的豆腐脑金属碗不能用微波炉加热……事无大小,后勤基建处甚至校长都会认真回复,也是学校人文关怀的一个小小注脚。
当然不排除,农大在海淀区马连洼附近[25],在北京这个美食洼地偏僻的北五环,要啥啥没有,进趟城解馋动辄一两个小时,食堂再不好吃点,大学生恐怕真的要疯。
不仅食堂在全国大学食堂中一骑绝尘,中国农业大学还实行了几乎是“零门槛”的转专业政策,转专业报名不设条件,允许多次、多个学院、多个专业的申请,堪称是全国“独一份”[26][27][28]。
所以,在农大念书,这学期种土豆,下学期养猪也没问题,主打一个尊重、支持。还在为志愿抓耳挠腮的同学们,就这还不心动吗?
[1]中国农业大学.(2023).这所高校的校庆“花式”馒头,竟出自校长的试验田.
[2]人民网.(2023).这所大学迎118周年校庆 全校吃上校长研发的小麦“花式”馒头.
[3]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2021).校级基地简介.
[4]中国青年报官微.(2023).吃饱再毕业!高校送毕业生5000多斤礼物,学弟学妹亲手种的.
[5]中国农业大学.(2024).不愧是中国农大鸭!!!
[6]中国农业大学.(2017).别人家大学校庆发免费餐 食材系学校自产.
[7]中国农业大学.(2024).中国农业大学2024年部门预算.
[8]中国农业大学.(2024).学校概况.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以评助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10]中国农业大学.(2024).学校简介.
[11]中国农业大学.(2017).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我校6个学科获评A+.
[1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院概况.
[13]中国农业大学.(2023).起猛了!大学食堂还能这样???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9).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补贴措施的通知.
[16]清华大学官微.(2023).清华暑假,启动!
[17]清华大学.(2023).清华大学2023年度部门预算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教育部2023年部门预算.
[19]中国农业大学.(2024).中国农业大学2024年部门预算.
[20]奈雪的茶.(2024).02150.HK.
[21]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024).人民币外汇即期报价.
[22]中国农业大学.(2022).食堂菜品自查手册.
[23]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会.(2023).权益校园 | 权益有声!后勤亲答!(上).
[24]中国农业大学.(2018).校长信箱 | 吃货大学最关注的事.
[25]中国农业大学.(2024).交通导游.
[26]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学院.(2021)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2021年修订).
[27]中国农业大学.(2019).转专业有望读喜欢的专业.
[28]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学业指导服务手册转专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