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假鞋之都”想要“转正”,高调呼吁:放下偏见,给莆田鞋一个机

2024-04-15 12:20:41  人气:25

“假鞋之都”想要“转正”,高调呼吁:放下偏见,给莆田鞋一个机会 中青报:“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下面给大家讲解““假鞋之都”想要“转正”,高调呼吁:放下偏见,给莆田鞋一个机会 中青报:“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整理,本站只是一个信息分享资讯网站,仅供阅读参考用途,本站不销售任何产品和服务,如文章有联系方式请不要联系,骗子多,请注意防骗!另外,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假鞋之都”想要“转正”,高调呼吁:放下偏见,给莆田鞋一个机会 中青报:“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假鞋之都”想要“转正”,高调呼吁:放下偏见,给莆田鞋一个机会

撰文 / 张可心

编辑 / 杨洁

在不少消费者的认知中,福建莆田常常和两样生意挂钩:一个是莆田系医院,另外一个则是莆田鞋企。

造鞋是莆田的支柱产业。根据莆田鞋业协会的数据,目前莆田全市共有4000多家鞋企、50万名从业人员,产值超千亿元,年产鞋13亿多双,占全国产量的近十分之一。但同时,在外界的普遍印象中,莆田鞋业也一直和“造假”分不开。

在“炒鞋”火热时,有媒体曾经报道称,国内市场上的10双假鞋里,有9双是从莆田发货的;全球每3双耐克鞋中,就有一双是来自莆田的假货。国内的名牌假鞋未必都来自莆田,但莆田鞋绝对是其中“名声”最响亮的。

但现在莆田鞋要开始“转型”,它们想要站着把钱挣了。

日前,莆田鞋业协会发布信息称,“莆田鞋”集体商标已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注册。

据悉,“莆田鞋”商标由莆田市鞋业协会注册,品牌运营则由莆田名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莆田名品品牌”)全权负责,该公司由莆田市国资委100%持股。目前,“莆田鞋”已在线下开设了首家授权集合店,还分别在京东和抖音平台开设了账号,搭建了线上官方旗舰店。本月内,莆田鞋除了即将上线新品外,其在抖音、天猫平台的官方旗舰店也将陆续开业。

莆田广播电视台还宣布,将在当地主流宣传活动《这就是莆田》系列中,重磅推出《莆田好鞋,为什么那么好》为新品牌做宣传。“作为全国首个以市级行政区划地名命名的鞋业集体商标,这标志着未来莆田鞋业将正式从莆田制造向莆田创造转型。”

在官方的宣传视频中,莆田鞋品牌运营负责人呼吁:“大家放下偏见,给莆田鞋一个机会。”

但广大的消费者仍然对此心存担忧。有人质疑称,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中和部分电商平台上,仍然可见不少“莆田鞋商”出现,莆田鞋真的能成功摘下“造假”帽子吗?

重塑“莆田鞋”

一根红色的鞋带,勾勒出“莆田”二字的拼音首字母“P”和“T”,构成了“莆田鞋”图形商标的主体。莆田鞋业协会对外表示,其中“P”字母拔地而起,“T”字母向上延伸,既体现了鞋的特征,也蕴含了莆田鞋业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

(莆田鞋商标,图/莆田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据悉,该商标是莆田鞋业协会经过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后,于2021年6月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申报注册。该商标正式注册日期为2022年2月28日,有效期10年,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包括运动鞋、儿童运动鞋、休闲鞋、旅游鞋等。

莆田鞋业协会会长陈文彪介绍,未来莆田鞋将采用“1+N”的创牌策略,“1”指的是政府和协会统一引领、统筹,“N”是指各大企业众创联销,在打造莆田鞋区域品牌的同时,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孵化自主品牌。创建“莆田鞋”集体商标,旨在从整合产业供应链、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品牌质量等方面发力,有力地促进莆田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莆田相关部门也表示,接下来,将对不自创品牌又不申请无偿使用公用品牌“莆田鞋”,而进行假冒名牌的一小部分小作坊,予以坚决打击。

集体商标一般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专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近年来,国内多地的餐饮行业协会就曾兴起注册集体商标的风潮,以打造当地的特色品牌和文化名片,如知名的“沙县小吃”就属于此类。

消息公布后,一位莆田鞋商立刻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无数顾客的询问。他自己不由得发出了疑问:“莆田全力支持‘莆田鞋’品牌,未来‘打假’是不是会越来越厉害了?”

莆田已经被“假鞋之都”的标签困扰很久了。早在1990年,鞋业占莆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就达到了近八成。然而,为了追求利润,莆田的不少鞋厂走上了造假之路,形成了一条假鞋的产业链条。在2020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时任莆田市市长李建辉甚至曾公开“自嘲”:“有一个尴尬的笑话,如果你的耐克鞋穿两年就坏了,那就是真的耐克;如果三年才穿坏,那就是莆田做的。”

近年来,莆田的监管政策日趋严格。2017年-2020年,莆田市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曾于莆田荔城区查处了多处假鞋储藏窝点、假鞋运送货车及开展假鞋销售的门店等。

与此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在福建,与莆田相距上百公里的晋江,同样是国际知名鞋企的代工基地。然而,在晋江走出了安踏、特步、361度等国内知名企业时,莆田却迄今为止仍未诞生出一家知名品牌以及上市公司。

因此,在打假的同时,莆田鞋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力图打造属于莆田的自有品牌。“莆田鞋”商标也被寄予厚望。

莆田广播电视台介绍,期待未来莆田鞋能成为“国货之光”。“莆田鞋”商标申请成功后,莆田名品品牌将全方位推进莆田鞋集体商标的营销推广工作,打造莆田鞋新名片,为莆田鞋全力背书,力争让国产“莆田鞋”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北京今是律师事务所吴萌主任表示,不同的莆田鞋厂未来在加入莆田鞋业协会后,仍可以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品牌商标”。也就是说,届时一双莆田鞋上可能会有两个商标——一个“莆田鞋”集体商标,一个厂商的自主品牌商标。

不过各大鞋企想要“入会”,也有门槛而且还不低。莆田市鞋业协会要求,授权使用该商标的鞋企,必须是合法经营且成规模的企业,在近两年内生产的成品鞋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并拥有自主品牌。据公开信息,如今莆田市的4200多家鞋企中,仅有16家鞋企获得了商标使用授权。

莆田、晋江,殊途同归?

莆田和晋江同属于福建省的地级市,都是以鞋业代工起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台湾的制鞋产业大规模向广东、福建等地迁移,这些地区的鞋业OEM代工厂模式开始形成。福建的莆田和晋江主要以生产运动鞋和童鞋为主,随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运动品牌纷纷选择将运动鞋代工厂放在了晋江。

但一场金融危机,改变了两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外贸鞋业大受影响,晋江和莆田的大批代工厂陷入停产、倒闭。在这种情况之下,晋江的部分鞋企认识到,“为他人做嫁衣”的代工模式受制颇多,决心走上了自创品牌之路。

1999年,是晋江鞋业的转折点。安踏的丁世忠决定大力进行品牌推广,在当年的销售收入仅5000万元、利润只有400万元的情况下,其花费80万元重金,请来体育明星孔令辉担任安踏品牌代言人,“我选择,我喜欢”的这句广告语也风靡一时。

此后几年中,晋江鞋企纷纷不惜重金买下电视台的黄金广告位、签约明星、赞助知名赛事,迅速在全国打出了名声。晋江走上“疯狂造牌”之路,相继成立了特步、鸿星尔克、361度等几十个运动品牌。

尽管晋江鞋业的自创品牌之路几经沉浮,但如今,安踏、李宁已稳坐国内运动品牌头部位置,鸿星尔克、特步、匹克等二线品牌则在下沉市场中做得风生水起。

相比起晋江来,莆田的传统制鞋工艺历史更加悠久。不少当地人家的族谱中,几代人都精通制鞋。通过做代工,鞋厂掌握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培训出了熟练的制鞋工人,鞋业产业链也随之发展成熟。有意思的是,在代工之余,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精湛技术,莆田鞋厂也练就了一身“制”能力。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获取更大利润和生存空间,当地不少鞋厂通过代工厂的便利,拿到了不少品牌的设计图纸,凭借着低廉的人力和原材料成本,自行生产大牌运动鞋的制品,莆田的“假鞋产业”就此发展起来。

在之后,不少国际大牌的代工产业逐渐向人工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等地转移,但莆田的造假鞋厂们依然能够仅凭大牌的样品或设计图纸,就能炮制出大量以假乱真的鞋。莆田的假鞋也进入了“黄金时期”,那时的资讯并不发达,一双成本不过百元的鞋,通常转手就能卖到七八百元,不少莆田鞋商都赚得盆满钵满,在当地诞生了无数卖鞋“造富”神话。

过去十几年中,“莆田鞋”一度成为假鞋的代名词。2007年,莆田鞋甚至在美国刷出了一波“知名度”。那一年,中美两国警方联合,在美国布鲁克林的两处仓库中查获了近30万双假耐克鞋,市场价值超过3100万美元。为此《纽约时报》的记者还曾赶赴莆田,经调查后发现这里做出来的品牌鞋确实“真假难辨”。

近年来,随着球鞋文化兴起,“炒鞋”一度火热,莆田的鞋也一下子得到了不少炒鞋者的关注。

在线电商平台的发展,也改变了莆田鞋的销售渠道。大量“淘金者”涌入,在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真假鞋混卖的黄牛。很多人的里,都充斥着“原厂AJ、耐克、NB运动鞋”的广告,甚至有的直接就点明卖的是假货。在拼多多和抖音等平台上,存在大量宣称“工厂直发”直接售卖莆田鞋的账号。莆田鞋出售的链条因为这些人的加入,变得越来越长;莆田鞋的价格也变得愈发混乱。

莆田鞋尝到了“短视”的鞋之路的苦果。

“想要什么货(莆田)工厂都能做。像运动鞋中的‘顶流’椰子鞋(Adidas Yeezy),最版本出厂价也就在200多元左右。”一位曾从事鞋业B2B行业的人士介绍说,但现在,鞋子出厂后再到终端消费者之间,倒手了多少次、渠道与渠道之间分别属于哪一级、利润多少,链条上涉及的各方彼此都不清楚。“市场太乱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

在当地相关部门规范知识产权和“打假”的重拳之下,莆田鞋的制假、售假空间也进一步被压缩。“这几年打假越来越厉害,再叠加疫情因素,海外订单大批量减少,很多厂家都不太好过了。”前述人士说。

有分析人士认为,莆田鞋已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现在,它也踏上了晋江走过的自建品牌道路。

创立自有品牌,任重而道远

位于莆田市区中心的安福电商城是全国最大的鞋类网购市场之一,但在这里经营的商家,却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

在这里,白天往往异常安静。一到夜色降临,街边各色写着“贵椰子”“帝奥椰子”“范匡威斯椰子之恋”等的店铺招牌陆续点亮,灯光闪烁下,是一扇扇虚掩的店门,店主们在里面“守株待兔”,等待着中介引导客户上门。

安福电商城成为了莆田假鞋和外部连接的通道,每晚都有不计其数的假鞋通过鞋贩子,从这里流向国内外各地的电商平台和线下市场。

多年以来,“莆田鞋”和造假挂钩,已成为不少人根深蒂固的认知。因此,在社交平台上,也有消费者在莆田鞋商标注册成功后提出疑问:“大众的认知已经固定,换个品牌名不好吗?”

作为球鞋爱好者,李佳偷偷买过不少的莆田鞋。2019年时,李佳就花300元左右买过一双莆田造的椰子球鞋。“当时椰子350非常流行,2019年的发售价格是1899元。因为是限量款,随随便便都能炒到几千甚至上万元,还很难买到。”尽管他明知鞋子是货,但是价格实在便宜。

“莆田的鞋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虚荣心,质量一般还可以。”一位莆田鞋商对《财经天下》周刊说,因此,莆田鞋也拥有自己存在的空间。但是他却认为,之所以有人愿意为莆田鞋买单,“还是因为它是大牌的。一旦‘莆田鞋’失去了大牌商标的加持,恐怕就很难吸引人。”

可以想象,莆田鞋想重新走晋江鞋企打造品牌之路并非易事。

如今,晋江起家的安踏、李宁等品牌闻名全球,但在这背后,它们为打造品牌,在设计和营销上的投入绝非一日之功。仅2020-2021年,安踏和李宁在广告及市场推广上的支出就分别达到了121亿元和13亿元。

“在莆田,因为常年做鞋,工厂也不敢大力扩张,基本都是家庭小作坊模式。不要说请设计师了,哪怕是莆田最大的鞋厂,恐怕也不可能像安踏或李宁这样有资本实力砸在营销上面。”前述莆田鞋商表示。

莆田嘉源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方坦言:“莆田鞋做品牌不缺技术、不缺产能,最缺的恰恰是设计和营销。”

对于莆田鞋协会来说,要带动莆田鞋企进行提升,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心力。服装分析师马岗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莆田鞋业协会只是一个社会组织,并不是法律或行政机构,对企业不具备强约束性,企业生产什么最终还是由市场和消费者决定。协会的本质只是引导大家良性发展,“而且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做品牌”。

目前,“莆田鞋”京东官方旗舰店已经上线,并吸引了7.6万人关注。其中销售多款运动鞋、帆布鞋、休闲鞋等,产品价格从99元-599元不等。

但《财经天下》周刊发现,商品中有不少鞋型和匡威、耐克、阿迪等经典鞋型类似,但是上面并没有带大牌商标。其中的一款类似匡威鞋型的白色帆布鞋低帮售价99元/双,高帮售价149元/双。而在莆田鞋中,前述莆田鞋商报价称,两双带商标的匡威打包价是149元。

(图/京东莆田鞋旗舰店截图)

一位消费者表示,新的“莆田鞋”若仍然是由原来的莆田鞋厂生产,但是价格却比以前贵了,“是不是意味着我没法再买到便宜的鞋了?”

不过对于莆田鞋而言,建设新品牌还是一个长期工程,完成商标注册只不过是迈出了第一步。

(应受访者要求,李佳为化名)


中青报:“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位于莆田市体育中心获得“莆田鞋”集体商标授权的运动鞋线下体验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 摄

莆田一家鞋厂的工人正在生产晋江某品牌委托代工的运动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强 摄

“你知道莆田鞋吗”,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年轻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说,鞋;有人说,便宜质量好;还有人说:“它不开胶,我知道了,买到假的了。”这是一条名为《莆田鞋,来真的》的短视频中的镜头。这条视频由福建省的莆田名品品牌管理公司制作发布。今年3月,“莆田鞋”集体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

5月20日,莆田鞋业出台了“莆田鞋”集体商标管理办法。在莆田鞋业闯荡了30多年的“老鞋人”李亚明比较看好“莆田鞋”集体商标的发展前景。从莆田某些品牌因库存量庞大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品牌夭折的问题切入,他说,现在“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注册是莆田所有鞋企创建自主品牌的绝好机会,由政府“搭戏台”,企业来“唱戏”,体现政企合作。他认为这像是一个未来鞋业的永辉超市,“如果这个做大了,未来你只要走进‘莆田鞋’的品牌店铺,就可以买到莆田各种品牌的鞋子,大大减少了厂商在销售端的压力”。

“莆田鞋”从代加工走来

鞋业是莆田市传统三大产业之一,现有4200多家生产企业,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21年,全市鞋产量13.9亿双,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完成产值1106.5亿元。

莆田市制鞋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莆田成立了地方国营的鞋革厂,为国内提供价廉质优的鞋类产品。到改革开放初期,从海峡对岸台湾转移过来的海外鞋企品牌代加工订单涌入福建的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其中就有为人熟知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因占有技术、设备等先天优势,莆田鞋革厂成为当时代加工的主力。

曾在莆田鞋革厂当过高管的李亚明回忆起当年的辉煌,仍难掩脸上的自豪。李亚明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进入莆田鞋革厂工作,厂里给那些海外知名品牌做代加工,年产量在500万到600万双,产值达3亿多元。

李亚明经手过的订单里,数沃尔玛公司订单量最大,每年在两三百万双左右。“客户对加工厂商是有一系列评估考核的,能达到像莆田鞋革厂这样生产能力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多。”李亚明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民书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承接、聚集与扩散———基于对福建制鞋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提到,1986年,莆田鞋革工业总产值为10986万元,相应的全省总产值为15068万元。莆田的鞋革出口当年占福建全省鞋革出口总额的34.7%。因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在国家“八五”期间,外资制鞋企业普遍选择在莆田投资。伴随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进入“九五”时期后,福建鞋革市场开始转型,以泉州晋江为首的制鞋企业从外向出口加工转向对国内市场开拓。此后,晋江鞋企中诸如安踏、特步等国内自主品牌相继诞生。

李亚明说,莆田的鞋企在做代加工上挣了不少钱,莆田当年在代加工方面的优势明显大于晋江同行业,然而在向国内市场开拓的时间节点上却落后于晋江。

“时机很重要。”李亚明认为,一旦错过了就失去机会。后来他的一些同事跳槽去了晋江的鞋企。当时国企的薪酬普遍低于同行业内的市场薪酬,李亚明也从鞋革厂辞职,创办了双迪鞋业有限公司。公司先以代加工为主,后来尝试做了自己的品牌——沃玛特。

从2010年开始创牌,到2013年时,李亚明不得不停掉沃玛特品牌业务,重新转向代加工。“还是资金链的问题。”他说,做内销、做品牌,库存问题不可避免。他以冬季靴子和夏季运动凉鞋为例解释说,市场上这两个品类一般少于春秋季的鞋子品类。因为冬夏季节短,企业如果生产品类太多会产生囤货,资金没法当季收回,下季度生产就会出问题。李亚明看到一些企业因资金问题而倒闭,只好忍痛割爱把品牌停了,他意识到,“只有先活下来,才有机会做品牌”。

创品牌无坦途可走

“创建一个自主品牌比培养100个孩子都要难。”莆田的沃特鞋业创始人蔡金辉说。

在蔡金辉的印象中,创业创牌的那几年,自己要么在厂里盯着生产,要么跟客户谈生意,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可到头来,儿子从国外学成归来,在家里成为自己打理生意的得力助手,辛苦创起的品牌却遭到了重创。

1993年,蔡金辉联合亲朋投资360万元创办莆田市华丰鞋业有限公司,最初和许多莆田鞋企一样做代工生意。后来他发现,虽然订单不断,利润却越来越少,于是他有了创办自主品牌的想法。

2001年,公司正式启动“沃特”品牌。蔡金辉解释说,因为他们最初就是替国际知名品牌研发代工生产篮球鞋的,所以公司自主品牌就定位在篮球鞋。

“那一年我们公司参加了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带了15双专业篮球鞋样品参展,引起经销商的重视,他们纷纷要求加盟。”蔡金辉说,参展后有46个经销商主动要求来厂参观。经销商看到沃特的研发水平、生产设备及球鞋产品后,便下了大订单。“第一季大约承接了15万双的篮球鞋订单,投放市场后反应良好,功能及质量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后每年数量翻番。”

2010年,作为莆田市龙头企业的沃特开始筹划上市,3年后以失败告终。“我们当时被银行抽贷,导致资金链严重紧张。”蔡金辉回忆说,沃特品牌经营被迫暂停,旗下华丰工厂也随之停产。

2013年,蔡金辉把在国外准备继续读研的儿子蔡宇航招回国。23岁的蔡宇航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厂学习鞋子生产的全流程。从认识材料、了解开版、制作样品到最终成型,蔡宇航用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去掌握这些知识。之后,他开始协助父亲跟外国客户沟通,并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店铺,将库存的货物销售出去。

蔡宇航说,经过“后奥运时代”,众多国内运动品牌出现大量库存积压。此外,电商时代的来临,也致使部分线下代理商遇到经营困难。“因为代理商的资金没办法及时收回,导致我们公司也无法及时给材料商支付款项。”

那段时间,蔡氏父子一边忙着向代理商追讨欠款,一边设法引进资金重新启动华丰工厂的外贸生产业务,试图找回海外老客户。“大部分客户都有了自己新的、固定合作的工厂,想重新和他们建立合作其实很难。”蔡宇航说,他们当时一家一家联系,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找了30多家企业去谈合作,最后总算找回了一些客户,公司才逐步恢复元气,“目前我们内销加外销的年销量在150万双左右”。

“鞋二代”的品牌观

莆田市零伍玖肆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国民认为,“莆田鞋”这个名字是自带流量的。他说,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莆田鞋的英文翻译,可以看到有几十万条词条。如何把这个品牌打响,把流量利用好,这是当下莆田鞋业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永生鞋业的新一代掌门人蔡必拓目前正在负责管理公司的运营销售业务。他把做自主品牌看作是一个“体系活”。他说,很多人对品牌的直观印象就是品牌的标志,这背后其实还包括产品的外包装、产品本身的设计、品牌的价值、品牌故事等内外兼修的内容。

蔡必拓高中时就去海外读书。大学期间,他每年暑假都到永生鞋业在美国的自主品牌海外仓学习相关业务。2018年毕业后,蔡必拓回国参与管理家族企业。“我们公司做的是比较细分领域的鞋子。”蔡必拓介绍,永生鞋业旗下有自主品牌的易佰达登山鞋,也有接代加工订单,制作厨师鞋、护士鞋、糖尿病人康复鞋等偏小众的鞋类。他说,出口海外的以登山户外鞋为主,通过短视频在海外抖音平台上做推广,目前粉丝数超过了19万。

谈及做海外运营,蔡必拓与他的合伙人认为主要是打“信息差”,打出中国特色。他们发现海外不少人对中国的产业链发展并不了解却又很感兴趣,他们便会在抖音平台上呈现这方面的内容。另外,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及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国潮元素在海外市场也有一定的流量。

永生鞋业是第一批申请加盟“莆田鞋”集体商标的企业。蔡必拓认为,做实业虽然很苦很累,但国家发展必须要有实业支撑。他说,未来实业要与互联网融合,同时要孵化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

在蔡宇航看来,做品牌首先还是要把产品本身做强做好。他们近期准备恢复和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扩大原创设计团队。“沃特本身有品牌基础在。提到沃特篮球鞋,一些80后、90后或许还有印象。”蔡宇航说,“我们之前和虎扑合作举办的晃过天空中国街球赛事曾经很火热。今后准备通过公益联名、体验店、进社区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把品牌进一步做强。”

创牌同时加大打假力度

在莆田市体育中心,有两家已获得“莆田鞋”集体商标授权的线下旗舰店。走进店里可以看到,这些获得了集体商标授权的自主品牌的鞋子带有两个品牌标志:一个是自身的品牌,另一个则是“莆田鞋”集体商标。这种双重品牌元素在鞋盒包装上同样有所体现。鞋盒主体是自主品牌商的商标设计,鞋盒侧面可以看到“莆田鞋”集体商标。

莆田市工信局副局长陈俊杰说,莆田鞋业转型做自己的品牌,是因为当地鞋厂为大牌鞋企做代加工的利润逐年下降,而且单靠某家鞋厂独立创牌,与国内外鞋业品牌竞争并非易事。

有生产技术和能力,但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这是莆田鞋业进一步做大面临的瓶颈。陈俊杰说,我们希望通过“莆田鞋”集体商标,把当地有创建自主品牌意愿的鞋企团结起来,形成“1+N”模式在市场上闯出一条路。

目前,“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授权、推广、渠道拓展等运营管理业务主要由莆田名品品牌管理公司负责。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林勇认为,当“莆田鞋”集体商标拥有足够的知名度后,可以转化为企业的销售能力,降低企业营销成本。

林勇和团队成员在走访多家当地鞋企后发现,由于在设计和营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使用集体商标的企业渴望获得这方面的支持,“我们专门为鞋企搭建了品牌营销和产品开发设计的团队,希望能够弥补部分中小企业在这两方面的短板,辅助他们迈出创牌的第一步。”林勇说。

目前共有16家莆田鞋企获得了集体商标的授权。现阶段为吸引更多鞋企加入,“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授权将在品质管控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将准入门槛放低。只要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符合“莆田鞋”团体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合法经营的莆田鞋企都可以授权使用“莆田鞋”集体商标。蔡宇航认为,集体商标有助于当地鞋企在品牌管理和申报条件方面更规范、更公平。

为保护主动转型创牌的厂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对假鞋生产经营者的打击力度。据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商标科负责人杨敏介绍,罚款最低从3万多元起步,即使是运一双假鞋也会被罚3万多元。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更是要按5倍处罚。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杨敏认为,造假鞋的深层原因还是自主创牌太难,“监管打击只是一种手段,莆田仍有很多人要靠着鞋业去生活。你要去打击,也要给一个出口去引导他们”。

发布于:江苏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