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向死而生:25万份遗嘱的故事 中国故事科幻作家刘慈欣:总要有

2024-10-02 12:16:07  人气:6

向死而生:25万份遗嘱的故事 中国故事科幻作家刘慈欣:总要有人敢去做这样的梦 

向死而生:25万份遗嘱的故事

“绝大多数老人都希望能通过立遗嘱的形式,为自己也为了家人,做好人生的最后一次选择”

“我的财产都是留给父母的,以前小时候跟父母相处的一些片段,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脑子里闪现”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3月21日凌晨,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就开始整理着装,为这个“大日子”做各项准备。

“今天,是中华遗嘱库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陈凯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中华遗嘱库第一个登记中心于2013年3月21日正式挂牌运行,地址位于北京西交民巷73号。

陈凯至今还记得第一天开放登记时的场景:登记中心的大门一打开,门外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在门口已经排起长长的队伍。在接下来的3天里,预约登记的老人超过600人,中华遗嘱库第一登记中心还因电话占线被北京市民打电话去市长热线投诉。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死亡”和“遗嘱”常常被认为是忌讳的事情。遗嘱登记服务被众多老人看重,这是当时陈凯没想到的事情。虽然直到现在仍有人避讳谈及此事,但这十年间陈凯感受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订立遗嘱,“人们在面对生死的时候表现得越来越成熟”。

3月21日公开发布的《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通过对25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立遗嘱人群越来越年轻化。

“遗嘱服务这种新生事物,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从来没有去想过的一件事情,现在变成了一件可以被摆在台面上讲的事情,这种变化无疑是可喜的。”陈凯说,这种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说,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单身主义、不婚主义、少子化、空巢化等逐渐成为常态,人们的需求从物质需求更多地转向精神需求,在遗嘱中人们关注的除了财产安排,还有情感表达等。

遗产与纠纷

在陈凯的印象中,2023年1月开始,到中华遗嘱库办理遗嘱提取业务的数量陡然增加,每月能达到80余单,数量几乎是平时的十倍。

这种变化,江苏某银行的一名柜员感知得更为分明。她所在的银行附近有一家医院,2022年12月她在柜台值班时,总能听到街上响起救护车的声音。到2023年1月,这些声音变少了,柜台前遗产继承的业务却多了。从前两三个月都只碰上一个,如今一个月就有了四五单。

来办业务的一般是逝者的子女,逝者的死因通常是器官衰竭、疾病突发。

面对银行柜员,家属们通常表现得少言而匆忙,基本不会在银行发生任何争吵。

但对于律师来说,发生在眼前的冲突会明显得多。

律师于轩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些老人离去得匆忙,根本没有留下遗嘱,导致家庭内部出现遗产纠纷。

此外,每一种遗嘱都有形式要件要求,比如说自书遗嘱要有效成立,在形式上需要符合三方面要求:遗嘱人必须亲笔书写;遗嘱人必须签名;遗嘱人必须注明年、月、日。遗嘱不一定要去律所或者公证处立,但是必须得保证满足形式要件的要求,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遗嘱看似只是订立的一小步,其实包含着咨询、精神评估、法律分析、宣读录像、见证、保管等很多步骤。

“有的老人虽然留下了遗嘱,但形式要件不符合要求,产生了纠纷;有的老人留下了遗嘱,因分配不均等问题产生纠纷;有的老人写了多份遗嘱,子女们对遗嘱的真实性有疑问;还有的老人将遗产赠予给了非法定继承人,亦会带来后续烦扰。”于轩表示。

“在遗产继承面前,你能见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一些积累了几十年的矛盾突然就爆发了。以前老人在,大家还表面上和和睦睦的,老人一走,这些矛盾都表现出来了,很难去调停。有的家庭也许会因为遗产纠纷就散了。其实金钱财产可以顺利地料理安排,但是最难抚慰的还是人心。”陈凯说。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有越来越多老人寻求立遗嘱。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相关发言人在发布会上指出,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中华遗嘱库此前的统计数据反映出了老人的普遍忧虑,60岁以上的老人立遗嘱,其中约14%的人是为了隔离子女婚姻风险,约32%的人是为了避免家庭纠纷。

这两年,中华遗嘱库广东中心主任李欣悦在北京和广州两地都接受过市民的咨询,包括打遗嘱官司的再婚家庭,失独或者丁克的老两口,一生单身不生育的闺蜜,“能来找我们的老人,观念比较先进,有时候叔叔阿姨坐在这里就开始谈‘如果我死后’,他们不会觉得这个东西不吉利,只是谈起家里的纷争,很多人都会禁不住地流眼泪”。因此,中华遗嘱库的会客厅里总是备有纸巾。

“绝大多数老人都希望能通过遗嘱的形式,为自己也为了家人,做好人生的最后一次选择。”深圳遗嘱库管委会副主任周思奇说。

“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25岁,崔文姬立下人生中第一份遗嘱。

她是中华遗嘱库的一名“90后”登记服务顾问。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她对遗嘱有了不同的理解。“遗嘱不是临终的遗言。”崔文姬认为,遗嘱在维护家庭和谐、定分止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崔文姬说:“有段时间我的工作压力很大,身体也不太舒服,所以先买了保险,又立了遗嘱。”

遗嘱库的工作让她意识到遗嘱这个事情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以前我看电视剧的时候会觉得电视里演的那些‘狗血’剧情都是不真实的,但在我们这种工作场景下,你会看到千家万户里各种各样的事情,好的、不好的,和谐的、不和谐的,这让我对人性、对家庭都有了新的想法和认知,就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比别人多过了好几年”。

关注遗嘱的年轻人不止崔文姬。《白皮书》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00后”开始订立遗嘱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787人。在中华遗嘱库最年轻的立遗嘱人是17周岁。

立遗嘱那天,当崔文姬作为立遗嘱人真正坐在摄像机前面时,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严肃。崔文姬觉得这是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以至于立完遗嘱那天她还有一点恍惚。

“我的财产都是留给父母的,以前小时候跟父母相处的一些片段,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在脑子里闪现。”崔文姬说。

陈凯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他觉得立遗嘱这件事是一场生命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观念。

崔文姬则觉得:“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或许它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而是在订立遗嘱的这个过程中,人们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多了一份情感的转移”

今年36岁的陈晓燕(化名)是一名再婚人士,育有两个女儿。近年来不少重组家庭的财产纠纷案一直令其反思这些问题:如果自己出现意外,两名年纪尚幼的女儿的生活如何保障?会不会因为财产分配的问题导致姐妹之间长大后关系破裂?会不会有外人对自己的财产虎视眈眈?带着这些忧虑,张女士找到了中华遗嘱库,得知可以设立遗产管理人对遗产进行打理、管理后,她决定授权表妹作为遗产管理人。

陈晓燕说:“遗产管理人的指定十分有必要,遗嘱不再是简单的财产继承、房屋过户,而是多了一份情感的转移,更加有温度。办理完遗嘱后,感觉一身轻,终于将心头大石放下。”

陈凯表示,遗嘱是对遗产的一种处理方式,但是大家的需求可能不是遗嘱本身能够解决的。

“比如说对遗产进行持续管理的需求,比如说对身体残疾的子女有人身保护的需求,比如说自己的遗体有捐赠的需求,我们的法律怎么去应对这些需求,是一个很大的命题。”陈凯说。

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委员会担任遗产管理人。

《白皮书》显示,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遗嘱中,已有1542份遗嘱指定了遗产管理人。

陈凯认为,遗产管理人制度至少解决了两个难题:一方面继承纠纷往往审理时间较长,产生了大量诉讼成本。按照民法典规定,法院可以把大量工作留给遗产管理人来处理,从而节约了这一成本;另一方面,遗产管理人与继承人之间往往存在亲情或者人情纽带,可以讲情讲理,而不只是单纯讲证据,由此更容易激发人性中善的一面,有利于继承案件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中华遗嘱库已启动专业遗产管理人人才库项目,首个全国性遗产管理人平台也将正式上线,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遗产管理人标准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监督体系。

责编:肖莎


中国故事科幻作家刘慈欣:总要有人敢去做这样的梦

中国故事|科幻作家刘慈欣:总要有人敢去做这样的梦

02:51

“谁也不知道未来什么样,但总要有人敢去做这样的梦。”

在近期结束的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上,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地球大炮》的科幻短片首次亮相。经典的语录与震撼的画面交相辉映,将观众带入充满科幻感的未来世界。

乘着想象的翅膀,科幻将抵达怎样的未来?日前,在与新华社记者进行的一场访谈中,担任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院长的刘慈欣进一步阐释了有关科幻想象力的底层逻辑。

“一切都是需要想象力的”

本届科幻大会期间,年过六旬的刘慈欣很忙,与科幻相关的话题与疑问集中汇向这位中国科幻界的代表人物。

出生于1963年的刘慈欣,曾在山西的一家发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其发表的中篇小说《流浪地球》,想象在太阳毁灭之际人类奋力寻找适宜生存的家园;随后发表的小说《三体》以更加奇特大胆的想象引领读者探索地外未知文明。后者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曾向他的数千万粉丝推荐这本书。

许多读者对《流浪地球》中人类面对太阳危机时的避难所“地下城”满怀好奇。刘慈欣表示,未来真正建造出的“地下城”和我们现在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它不一定是封闭的,可以很广阔。“人类最需要建‘地下城’的地方,可能在月球、火星上。在那里,‘地下城’可以有效阻隔太空中的强辐射,同时营造可以呼吸、温度适宜的环境。”刘慈欣说。

刘慈欣认为,科幻是基于科技的想象,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不少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例如在科幻想象中,人类可以实现“脑联网”,将大脑与外部世界甚至其他大脑相连。而当下现实中,脑机接口技术已经可以使截瘫患者用意念控制光标移动。在刘慈欣看来,当人类借助脑机接口技术百分百识别、储存大脑中的信息,再将其送入计算机——这就是数字化生存。

科幻源自对前沿科技成果和科学发现的理性拓展,不断“点燃”人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而技术革新也正改变着科幻的内涵和外延。《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预测,创新技术对科幻产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科幻与未来产业深度融合,有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助益。

“新质生产力本身要有很强的创新因素,而创新则需要我们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这一切都是需要想象力的。”刘慈欣说,“希望未来科技的发展能够让人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地球,同时也能够让人类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

“中国成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

《三体》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流浪地球》系列电影海外上映收获好评,以《地球纪元》《第一序列》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幻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出海”,中国科幻“走出去”步伐加大。

“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让中国成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家,促进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快速成长。”刘慈欣说,快速发展的中国也在文化上吸引了世界目光,未来中国科幻将输出到世界更多地方。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举行刘慈欣签售活动吸引众多科幻迷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依托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传播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联合研制的《中国科幻海外传播报告(2018-2023年)》显示,中国科幻作品海外搜索热度和相关主流媒体报道数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科幻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从动画版《三体》到腾讯视频的国产剧集《三体》,再到今年3月上线的奈飞版《三体》,由科幻小说《三体》改编的影视剧和动画作品频频引发海内外关注。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联合腾讯企鹅有调共同研制的《“三体”IP出海观察报告》显示,近八成海外受访者在看完原创国产电视剧《三体》后想了解中国,最想进一步了解的是“中国的文化旅游”和“中国历史”。

图为《三体》日语译本。 新华社记者 王皓 摄对于《三体》在海外收获如此多的关注,刘慈欣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三体》把人类和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在广阔的宇宙中,人类是一个很小的存在。“共同面对未来危机与挑战”的设想,超越了文化和国家,引发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共鸣。

“大家从中看到了一种超越个人,甚至超越国家、文明、文化的人类存在的命题,以及我们共同面对的人和宇宙、宇宙间可能存在的智慧文明的这样一种关系,吸引大家的应该是这些因素。”刘慈欣说。

“把目光投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尺度上”

自上世纪20年代“科幻小说”这一概念兴起以来,百年来科幻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在刘慈欣眼中,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面向更广阔时间空间的文学题材,要“能够给人带来想象力的愉悦感,让人领略未来和宇宙的各种可能性”。

2023年12月1日,“建发·三体沉浸式艺术展”在四川成都开幕。图为展品三体战舰“自然选择”号模型。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对于想要从事科幻写作的人群,刘慈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尽可能使自己的思想变得开阔一些,不要只局限于周围的事物和个人的喜怒哀乐,应该把目光投放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尺度上,把它作为一个在宇宙中的存在,去思考其前途和未来。”

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上,“90后”中国作家海漄凭借《时空画师》获得“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将这项荣誉颁发给海漄的,正是刘慈欣。“他很年轻,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很期待海漄未来的发展。”

科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幻创作力量特别是青年创作人才数量迅速增加;青少年对科幻的兴趣愈发浓厚,科幻影视文学作品、科幻文旅等深受青少年喜爱;科幻产业结构从阅读、影视、视频向游戏、文旅等持续扩展……

4月27日,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在北京开幕。图为当日小朋友在科幻嘉年华现场体验VR游戏。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132.9亿元,科幻阅读、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文旅等典型业态加速增长,科幻产业迎来黄金机遇期。

监制:卫铁民、刘畅

策划:丁静、祁蓉

记者:杨淑君、王毅卉、丁静、阳娜

编辑:刘畅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