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10:54:11 人气:24
小鹅通教练大会广州站精彩回顾:7位知识大咖用“私域运营”巧妙破局 当医生涌向自媒体:代运营机构批量制造“网红医生”,
小鹅通教练大会广州站精彩回顾:7位知识大咖用“私域运营”巧妙破局
「私域运营」话题,可以说是很多知识创业者绕不开、也特别关注的业务重点。大到如何搭建私域运营体系、打造IP影响力,细到如何选择运营工具,通通都有门道。一个人面对很难,一群创作者或许能找到更多破局的可能!
近日,小鹅通“教练联盟夏季大会?华南站”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上,来自小鹅通教练联盟官方的7位教练,就围绕「私域运营」的核心问题,从私域IP持续运营策略、私域运营体系打造方法的2大方向,进行7大演讲主题,为许多小鹅通商家和创业者带来深度的私域运营秘籍干货。
一、打造生命周期长久的私域IP
根据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23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现况及发展前景报告》中显示,2023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突破5.7亿人,预计2025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有望达到6.4亿人。
在流量汹涌下,内容供给端“超级IP退潮、平民IP崛起”的特点也更加明显,每一位有知识、有技能的创作者都有机会进行知识创业。但随着“平民IP”井喷式出现,能不能把IP进行长久运营,成了许多知识创业者的超级痛点。
在实际运营中,很多创业者认为打造IP依靠的是人设,忽略了IP的真实性和长久性,导致流量进来之后难以持续运营,昙花一现。
在这一点上,玩摄学院创始人、有着9年艺术IP运营经验的姚恒教练认为,要打造生命周期长久的IP,一定要搭建自己的“四驾马车”体系,从内容、直播、付费课程和社群运营四个维度,实现持续输入和输出的迭代和平衡。
他分享了自己9 年来从事手机摄影教育的一线经验后,强调知识IP一定要做好社群运营,搭建清晰的社群文化体系:“社群运营得好,对知识 IP 的打造是非常高效的,它远远比你一对一的服务来的效果要好。同时,它是以立体的呈现一个 IP 的情怀、情感、情绪以及它的持续服务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阵地。”
姚恒教练
《90天玩转知识付费+共厂电商》
小鹅通本地社群教练、广东象云端数字传媒创始人CEO林晓森教练,站在创业者视角,分享了90天玩转知识付费+工厂电商的实战经验。他特别从短视频体验、百万销量案例拆解到短视频现状分析3个方向,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他表示,自己之所以可以持续拿到结果,是因为自己是持续学习的人。他在小鹅通经历了客户、训练营组长、本地社群教练一系列身份的转变,也参加过不同类型的直播分享,在策划营销活动的时候,从中许多教练分享的实战经历汲取到了不少业务经验和私域运营思路。
林晓森教练
《90天玩转知识付费+共厂电商》
想把知识IP做长久,除了掌握知识付费的模式、进行趋势洞察,还要多了解一些大家都踩过的“坑”。
有着7年从业经验的知识IP资深操盘手、24K社群&领知科技创始人文斌教练就特别分享了2017年以来的从业感悟,以及”知识IP商业化要避的10个大坑”。其中最关键是克服“心理坑”!
“第一要知道从更高的角度知道业务模式,多看不同的业务模式,不要在红海赛道去卷;第二,学会找同行聊天,请教合作,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要学会用好有价值的人;第三个不要进行精神内耗,好好分析自己,找到突围机会。”
文斌教练
《知识IP商业化的10个大坑》
知识IP产品设计教练刘娟娟教练也分享了她在帮助200 家职场中高管及知识 IP 进行个人经验和产品体系设计后的发现——知识IP要用极简的策略让自己活下来。
“把你自己的独特的一门小众生需的手艺拿出来,提供高质量深度的服务,去找到那波需要你专业经验的人,为他解决现实的一个问题。你持续地向世界展示你的价值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你,慢慢地去置换你的精准的人群。
或许还能有一些平台的机会找到你,去跟你合作,就像小鹅通平台一样找到你,跟你合作,去放大你的内容价值的势能,那么你不仅可以活下来,还能活得很好。”
刘娟娟教练
《专家型知识IP如何挖掘经验优势,打造高价值产品》
二、搭建自己的私域社群体系
社群运营是私域流量的核心驱动力,它不仅是用户的聚集地,更是品牌与用户建立深度联系、互动交流的桥梁。在大会上,教练们纷纷表示,搭建完整私域社群体系十分重要,决定了知识IP的“大后方”是否稳固。大家还分享了自己的在本地社群的难忘经历,以及和社群实战思考。
绘记教育创始人高梦教练,结合她在小鹅通社群的运营经验,认为一定要坚守“种子原则”,想要吸引同频的用户,先做好产品和服务。她重点分享了自己从上班族到创业人的转变历程,以及4年来和小鹅通一起成长的心得。
“我看着小鹅通从平台产品到训练营课程,再到本地社群一步步升级,真的很用心的在为客户服务。一个公司能够做成,一个IP能做长久,我们看工作人员的状态,看每次社群对话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跟反馈速度。用心踏实地去做好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持久的原因。”
高梦教练
《守护心力值,享受创业路》
“私域涉及内容、用户、社群、变现、增量,这其中环环相扣、息息相关,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的重要。”
锤哥开心吃CEO小玲教练则结合“私域的内容策略”、“私域用户管理&社群建设”、“私域变现和增量”等方向,深度分享了自己操盘的私域案例,并和大家再次强调一定要构建完整的、高效的私域运营体系。
小玲教练
《私域才是硬道理》
在私域社群运营实战上,易生涯教育合伙人陈大班教练也贡献了一大波运营干货,他从“如何打造私域的池塘”、“如何实现私域自动成交”、“如何实现一鱼多吃私域爆单”的3大维度,深度解析了自己的2019 年转型教育咨询赛赛道以来的实战经验。
陈大班教练
《如何一鱼多吃私域爆单》
他表示,一定要做社群,去答疑、沉淀和成交,逐渐搭建自己的一套运营体系。
另外,创业者要加入更大的圈子,比如小鹅通本地社群。因为有时候大家在自己的圈子里,永远想不到很多解决方案,但看看别人马上借用过来,会迎刃而解,这就是社群分享最大的意义。
发布于:河南
当医生涌向自媒体:代运营机构批量制造“网红医生”
中新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 韦香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医疗科普,在提升公众对身体健康的科学认识的同时,一些博人眼球的科普乱象也随之出现。
某电商平台上的医生科普代运营服务
手术室以外的医生成了自媒体达人
结束了当天的第4台手术后,晚上八点,王振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演播间”。熟练地架好手机、找准光源,戴上收音麦克风,准备今天的医学科普。
王振是某三甲医院的一名肿瘤科医生,所谓的“演播间”其实就是他的办公室。从3年前注册社交媒体账号开始,王振通过拍摄医学科普收获了近10万粉丝。他说,这个数字与同行中的头部来比并不算多。
2024年1月,一项关于医生参与自媒体的第三方调研报告的结果显示,接受调研的743位医生中,超过一半医生拥有公共平台账号。抖音和微信是他们使用最多的平台,小红书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快手在乡镇有更高的覆盖率。
这些医生发布的内容以医学科普为主(80%),其次是工作经历分享(46%)和学术经历分享(30%)。同时,医生们有学习如何经营个人品牌的需求。八成以上受访医生希望学习写作文章或拍摄短视频。
王振告诉中新健康,他最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同事们还不理解,但现在,不少人后悔没有早点参与。“大家一开始可能觉得当医生还要去网上吸引眼球,显得没面子,后来一些现实情况,大家可能都想开了。”他说。
在医生入驻社交媒体原因方面,前述第三方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八成受访医生希望通过自媒体普及医疗知识,55%的医生有增收需求,46%的医生期待提升个人行业认可度。
代运营机构批量制造“网红医生”
越来越多患者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医生科普信息前来挂号。董倩告诉记者,她今年体检查出肺部结节,在社交媒体上看了很多能治疗这方面疾病的医学科普,便考虑去挂这位医生的线上号。
不过,董倩后来发现,这位医生还在平台上科普妇科、心脏、骨科等内容,她有点不太放心。“现在医生都这么全能了吗?”“这些科普视频到底能不能信?”她心里对此充满了疑问。
一位医疗科普博主向记者透露,为了流量效果好,大部分医生都存在“跨科科普”的问题,什么流量高就说什么,比如,“防脱”“祛痘”“备孕”等都是容易有热度的话题。
中新健康注意到,现在还衍生出了针对医疗领域的网红孵化机构,代运营医生个人的自媒体账号。而部分机构或个人不惜采取造假、摆拍等“出格”手段。
今年,某整形机构医生陶某,粉丝数量超过100万,在多平台发布手术室场景的视频称:一位病人与朋友喝酒、唱歌、泡澡后突发脑血管爆裂,经抢救仍未脱离危险。
经当地卫健部门和网信部门调查,陶某执业的整形机构负责人承认,陶某称该视频是“自己在家自编自导的”。陶某虚假摆拍并且未注明该事件为“演绎”,违反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规则,平台依法依规对其账号作无限期封禁。
多方出手!整治医疗自媒体乱象
针对医疗科普领域的乱象,相关部门已出手整治。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最新《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提出重点关注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多位医生表示,在各平台,医疗科普的严谨专业性目前仍让位于流量。
7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清朗·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重点整治的五类突出问题中,包括 “伪科普”“伪知识”混淆视听,其中就有冒充医疗卫生等领域专业人员,借提供所谓“专业服务”带货卖课,开展不当营销。
部分医院也在收紧医生自媒体账号管理。例如,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印发了《自媒体平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任何个人未经授权不得以医院或院内部门、单位名义申报、运营各类自媒体。该院提出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各级账号主体均不得委托院外单位或个人等第三方以“协办”“委托运营”等形式代运营。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也在加强对于医疗科普账号的管理力度。有专家指出,不同平台对创作者的资质审核应建立统一标准和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不能“一刀切”,反而导致真正的医疗科普受阻。(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