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9 08:41:42 人气:42
算法不是算计,警惕“互联网思维”沦为“杀熟思维” 时刻坚持底线思维,
算法不是算计,警惕“互联网思维”沦为“杀熟思维”
明明是在同一平台购买同样的外卖,可通过两个账号登录所显示价格却不同;明明是掏了钱的会员用户,购买商品价格却可能比普通用户更高……生活中,许多人都遇到过类似情况。近日,多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提出“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
网友纷纷为新规点赞,可见用户苦“大数据杀熟”久矣。近些年,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千人千面”的差异化定价之弊,更愤怒于算法这一新技术被无底线地滥用。早些年,互联网平台的“拉新”比较简单粗暴,主要通过自己“砸钱”以及老用户的盈利来补贴新用户。而随着平台补贴滑坡以及平台竞争日益激烈,挖掘新用户的成本逐渐升高。于是,很多公司转而利用技术优势来算计用户。愈发聪明的算法表面上是个性化地为用户匹配优惠,实则可能以更复杂且隐蔽的方式,加剧了不同账号间的价格歧视。可以说,算法已然成为很多网络平台经营的“核心武器”。
企业逐利无可厚非,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也不是不可,关键是不能越界。精准的“大数据杀熟”,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有违商业道德和公平公正。要知道,在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量完全不对等。一些平台利用信息优势,制定不同价格不说,还在云山雾罩的用户条款中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势单力薄”的消费者很难走出平台的套路。若任此风发展,“互联网思维”沦为“杀熟思维”,受损的将是更多人的利益,断送的可能是互联网行业的未来。相关部门及时出台《规定》,为算法戴上避免作恶的“紧箍咒”,及时而且必要。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社会对新规遏制“大数据杀熟”乱象抱有厚望,更希望这能成为引导相关行业反思算法的契机。技术是中性的,向善还是向恶,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具体到算法,究竟是用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还是用来精准化地“算计”用户,直接反映了一个网络平台的价值观。古今中外,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总要兼顾公信力和美誉度。让“科技向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引领技术,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或许会走得慢一点,但一定会走得更远。
曾有网友分享如何规避被“杀熟”:必须通过自己的使用习惯“告诉”算法“我很穷”。这当然是笑谈,但希望更多企业从用户的“吐槽”以及相关部门的动作中认识到,少一些算计,多一些真诚,才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道。
发布于:北京
时刻坚持底线思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尤其需要认识和把握好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时刻坚持底线思维。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2021年以来,我国宏观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宏观杠杆率保持了基本稳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新成效。再加上近年来的集中整治,我国金融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得到有序处置,系统性风险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收敛,风险总体可控。
但从局部看,我国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前期,个别房企由于自身经营不善、盲目多元化扩张等因素导致风险暴露,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等仍有隐忧。当前和接下来一段时间,仍需要及时防范和化解个别企业和局部的风险,压实各方责任,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做到准确识变。预判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前提,要对风险点心中有数。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风险易发高发的时期,在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短期内面临下行压力。再加上美联储开启缩减购债进程,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调整的风险上升。在此过程中,隐性风险暴露的概率增大。对此,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难。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又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对已经暴露出来的个别问题,要有力处置,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稳妥有序做好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化解工作。对于潜在风险,要充分预判其原因及危害性,做好压力测试,完善应对预案,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稳定市场预期。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时刻坚持底线思维。当前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要打牢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这个基础。风险处置既要抓早抓小,确保局部风险不上升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又要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大局。在防范化解风险的过程中,既不引发次生金融风险,也不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压力。着力统筹好稳增长与防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还要兼顾眼前和长远,加快形成防风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各种淤点堵点,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在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db:内容]